韵律之美 [ yùn lǜ zhī měi ]
绮韵 [ qǐ yùn ]
美妙的韵律。
余韵绕梁 [ yú yùn rào liáng ]
韵:韵律。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
神籁自韵 [ shén lài zì yùn ]
指天然之音自成韵律。
嫌韵 [ xián yùn ]
即出韵。格律诗中应该押韵的字越出规定的韵部。 清 吴乔 《围炉诗话》卷一:“ 唐 人有嫌韵兼韵之法,嫌韵,即出韵也。…
杂律诗 [ zá lǜ shī ]
各种格律的诗。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絶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餘首,谓之‘杂律诗’。”
五言律诗 [ wǔ yán lǜ shī ]
诗体之一。形成于唐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
调声叶律 [ diào shēng xié lǜ ]
调弄声韵使合于音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调声叶律,又兼分股限字之文,则诗中之近体是已。”
律均 [ lǜ jūn ]
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均,“ 韵 ”的古字。《文选·张衡<思玄赋>》:“考治乱於律均兮,意建始而思终。”旧注:“律,十…
韶靡 [ sháo mí ]
优美高雅。《南史·齐临川献王映传》:“ 映 善骑射,解声律,工左右书、左右射,应接宾客,风韵韶靡。”
音均 [ yīn jūn ]
同“音韵”。《文选·成公绥<啸赋>》:“音均不恒,曲无定制。”李善 注:“均,古韵字也。”《晋书·律历志上》:“若不…
律赋 [ lǜ fù ]
指有一定格律的赋体。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为 唐 宋 以来科举考试所采用。宋 陈鹄《耆旧续…
炳炳烺烺 [ bǐng bǐng lǎng lǎng ]
光亮鲜明。形容文章辞采声韵之美。
众功 [ zhòng gōng ]
(1).各种功业、事业。《汉书·律历志》:“岁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釐百官,众功皆美。”(2).众人…
用韵 [ yòng yùn ]
(1).即押韵。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退…
汉俳 [ hàn pái ]
汉俳(音pai,同徘徊的徘)又称俳句或俳律,是诗苑小型的律体诗,也是极轻捷的一种文学形式。人们说它源于日本,其实,“…
孤韵 [ gū yùn ]
(一)、独特的风格;超凡的韵律。(二)、指单调或单一的音律。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僧灵澈》:“刘梦得曰:‘诗僧多出江…
八比 [ bā bǐ ]
(一)、八股文的别称。(二)、排律六韵十二句中,除首尾两韵外,中间四韵八句为八比。四韵之始为承题,又称颔比;次称颈比…
试律 [ shì lǜ ]
(1).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以律义为内容出试题,叫“试律”。《新唐书·选举志上》:“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
极音 [ jí yīn ]
谓崇重音律之美,极尽听觉上的享受。
审声 [ shěn shēng ]
(一)、古指辨别宫。商、角、徵、羽五声。(二)、辨别金鼓之声。(三)、通晓声韵、格律。
阴声 [ yīn shēng ]
(1).古代以清浊高下将声音分成阴阳二类。声音浊而低的称阴声。《周礼·春官·大师》:“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
律诗 [ lǜ shī ]
近体诗的一种。全首八句。每句五言的称五言律诗,七言的叫七言律诗。其中三四两句和五六两句必须对仗。每句之内,句与句之间…
锵喤 [ qiāng huáng ]
(1).象声词。形容钟声洪亮清越。 清 龚自珍 《四先生功令文序》:“隻雅奇笙,时发其声,欲隃契乎千鐘万鏞,鏘喤闛鞳…
五言古诗 [ wǔ yán gǔ shī ]
诗体之一。形成于东汉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数不拘。用韵较灵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韵,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一韵到底也可换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