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槊 [ pán shuò ]
挥舞长矛。
临时磨枪 [ lín shí mó qiāng ]
临:到,快要;枪:梭镖,长矛一类的兵器。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横槊赋诗 [ héng shuò fù shī ]
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长柄刀 [ cháng bǐng dāo ]
将刀的握柄加长而有如枪矛的握把似的长柄兵器,可以刀枪(指枪头为刀形的枪,刀为形容词)一词还对他做简要的描述。
枣槊 [ zǎo shuò ]
用枣木做杆的长矛。
枪刀剑戟 [ qiāng dāo jiàn jǐ ]
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四种常用兵器。泛指兵器。
五兵 [ wǔ bīng ]
(一)、五种兵器。所指不一。《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
利矛 [ lì máo ]
锋利之矛也。唐、李商隐〈韩碑诗〉:「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厹矛 [ qiú máo ]
有三棱锋刃的长矛。
刀枪剑戟 [ dāo qiāng jiàn jǐ ]
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种常用兵器。亦用于泛指兵器。
马槊 [ mǎ shuò ]
古代在马上使用的长矛。
杈子枪 [ chā zǐ qiāng ]
藏族杈子枪是一种具有浓厚藏民族特色的重兵器,它和藏刀,藏矛,被称之为藏兵三宝。
铁标 [ tiě biāo ]
亦作“铁鏢”。用铁或钢铸的一种兵器,形如矛头,用以投掷伤人。
花枪 [ huā qiāng ]
一种冷兵器,像矛而较短比喻骗人的手段、计策等耍花枪
丈八蛇矛 [ zhàng bā shé máo ]
矛名,古代兵器。《晋书·刘曜载记》:“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唐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诗…
斑丝槊 [ bān sī shuò ]
亦作“斑丝矟”。柄上缠以杂色丝织品的长矛,一般长一丈八尺。
三兵 [ sān bīng ]
三种兵器。指矛、戟、钺。《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鼓三兵。”杨士勋 …
排矟 [ pái shuò ]
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三年》:“屈突通 引大兵继至……斩首千餘级,获排矟兵六千。”胡三省 注…
翻脸不认人 [ fān liǎn bù rèn rén ]
比喻不从长远考虑,稍有矛盾,立刻翻脸,有贬义。
全兵 [ quán bīng ]
(一)、指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没有仪仗和辎重之累。(二)、谓军队不受损伤。
直兵 [ zhí bīng ]
(一)、指矛属兵器。《墨子·鲁问》:“斧鉞鉤要,直兵当心。”《吕氏春秋·知分》:“崔杼 不説,直兵造胷,句兵鉤颈,谓…
槃槊 [ pán shuò ]
挥舞长矛。宋 曾巩《晓出》诗:“夺摽一一飞步疾,槃槊两两飜身劲。”
利戈 [ lì gē ]
锋利之戈也。唐、杜牧〈贺平党项表〉:「以利戈春喉,或以长矛挟胁。」
两刃矛 [ liǎng rèn máo ]
古代兵器之一种。《晋书·石鉴载记》:“石琨 及 张举、王朗 率众七万伐 鄴,石閔 率骑千餘,距之城北。閔 执两刃矛,…
骑戈 [ qí gē ]
指骑兵和长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