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堂 [ cáng jīng táng ]
经堂 [ jīng táng ]
佛教称藏经之堂和诵经、做佛事之堂。
唐卡 [ táng kǎ ]
藏族一种独有的卷轴布画。内容有佛、菩萨、佛经故事、藏医藏药等,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多用来装饰寺庙殿堂,宣传藏传佛教教…
乐善堂 [ lè shàn táng ]
乐善堂是清代藏书家弘晓藏书室名。 弘晓,清圣祖第十三子允祥之第七子,雍正8年(1730)袭封怡亲王,乾隆43年…
佛座 [ fó zuò ]
安置佛像的台。 唐 白居易 《香山寺经藏记》:“堂中间置高广佛座一座,上列金色像五百。”
世善堂 [ shì shàn táng ]
明 连江 陈第 藏书堂名。
二藏 [ èr cáng ]
(一)、佛教大藏经的简单分类法。即声闻藏(小乘经)和菩萨藏(大乘经)。(二)、指佛藏与道藏。
表旌 [ biǎo jīng ]
(1).谓立牌坊挂匾额等以显扬之。《后汉书·申屠蟠传》:“ 玉 ( 緱玉 )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
大藏经 [ dà zàng jīng ]
简称藏经。佛教 经典的总称。参见〔佛经〕藏(zàng)。
藏经 [ zàng jīng ]
大藏经的简称。参见「大藏经」条。
佛法藏 [ fó fǎ cáng ]
?如来藏也。《维摩经.供养品》:「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无量寿经·上》:「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无量寿经净影疏》…
节堂 [ jié táng ]
(一)、唐宋时节度使收藏旌节的厅堂。(二)、指商议机密重事的厅堂。
嘉业堂 [ jiā yè táng ]
民国以后最大藏书家刘承干在上海的藏书楼名求恕斋,因容纳不下急遽增加的古书,乃于南浔镇鹧鸪溪旁,新建一口字形西式藏…
慧藏 [ huì cáng ]
佛教经典分经、律、论三部分,是为三藏,亦称慧藏。亦特指其中的论藏。
倪模 [ ní mó ]
清、望江人,字迂村,号韭瓶。嘉庆进士,安徽地方第一藏书家,其藏书处名江上云林阁,又书室名经锄堂、二水山房。平生嗜好古…
密藏 [ mì cáng ]
(一)、暗中收藏;秘密收藏。(二)、佛经名。密教之经典。
椟韫 [ dú yùn ]
犹櫝藏。 宋 叶适 《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最怜 常熟 令,櫝韞不尽施。”参见“ 櫝藏 ”。
澹生堂 [ dàn shēng táng ]
明代藏书室。天启、崇祯年间曾任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的祁承fe6b建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祁氏为浙东藏书世家,聚书十…
贤述 [ xián shù ]
先贤的著述。 明 焦竑 《玉堂丛语·文学》:“家故多书,至公则又倍力聚之,凡圣作贤述,山经海志,稗官小説,石室灵文,…
经藏 [ jīng cáng ]
(一)、梵文的意译。佛教经典的一大类。与律藏、论藏合称三藏。(二)、寺院存放佛经处。
藏收 [ cáng shōu ]
收藏。 宋 王安石 《秃山》诗:“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胡为议论独见假,隻字片…
贾马许郑 [ gǔ mǎ xǔ zhèng ]
指汉朝的四位经学大师:贾逵、马融、许慎、郑玄。梁启超《万木草堂书藏征捐图书启》:“迄同光以后,而贾、马、许、郑之学萌…
一切经 [ yī qiè jīng ]
佛教经书的总称,又叫大藏经,简称藏经、佛藏、释藏。《隋书·经籍志四》:“ 开皇 元年 高祖 普詔天下,任听出家,仍令…
大藏 [ dà zàng ]
指大藏经。
口藏 [ kǒu cáng ]
口诵之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