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斧者 [ wáng fǔ zhě ]
去尤 [ qù yóu ]
亡鈇:丢失斧子。
丧斧 [ sàng fǔ ]
《易·巽》:“丧其资斧。”高亨 注:“资,货也;斧,铜币之作斧形者。资斧犹言钱币也。”后以“丧斧”谓失去行旅之费。
利斧 [ lì fǔ ]
锐利之斧也。《墨子·备穴》:「以利斧施之,命有利者三人。」
斧屋 [ fǔ wū ]
指坟墓。语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
大斧劈 [ dà fǔ pī ]
国画皴法的一种。点染山石,侧笔如斧劈形,用笔较疏阔者称大斧劈。
堂斧 [ táng fǔ ]
指坟墓。堂,指四方形而高者;斧,指下宽上狭长形者。语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
破斧缺斨 [ pò fǔ quē qiāng ]
破斧缺斨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
寻斧 [ xún fǔ ]
用斧。《左传·文公七年》:“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者也。必不可。”杨伯峻 注:“《孔子家语·观周篇》引《金人铭》云…
双斧 [ shuāng fǔ ]
现代斧作为武术的器械之一,由于演练起来比较笨重,有的套路已经失传了,故而使用斧者已不多见。
郢政 [ yǐng zhèng ]
郢正,斧正。明 黄中《重刻朱子年谱记》:“且身处孤陋,书籍不全,暂作 裨諶 之补,祈请诸君更为郢政。”清 魏际瑞《与…
斧车 [ fǔ chē ]
载斧之车。皇帝的重要使者出行时用作导引。
斧绣 [ fǔ xiù ]
持斧衣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语本《汉书·武帝纪》:“遣直指使 暴胜之 等,衣绣衣,持斧,分部逐捕。” 元 范梈 《…
亡人 [ wáng rén ]
(一)、逃亡者;流亡者。(二)、死者。(三)、用为詈词。(四)、迷妄之人。亡,通“妄”。
暴斧 [ bào fǔ ]
《汉书·隽不疑传》:“武帝 末,郡国盗贼羣起,暴胜之 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后以“暴斧”指执法大权。
柯斧 [ kē fǔ ]
(一)、装柄之斧。(二)、《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以“柯斧”喻媒妁。(三…
戚钺 [ qī yuè ]
斧和钺。《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 襄 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 受之,以有 南阳 之田,抚征东夏,非…
窃鈇 [ qiè fū ]
(一)、亦作“窃斧”。《列子·说符》:“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
阵殁 [ zhèn mò ]
(一)、阵亡。(二)、指阵亡者。
破柴都 [ pò chái dōu ]
五代 时 后蜀 军队的一种称号,其兵士涅面成斧形。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蜀 人爨薪,皆短而麤,束缚齐密…
郢质 [ yǐng zhì ]
郢 地有 匠石 者,能用斧头削除人鼻端的白粉而不伤其鼻。
死伤相枕 [ sǐ shāng xiāng zhěn ]
死亡受伤者相互枕籍而卧。形容伤亡者多。
鏚钺 [ qī yuè ]
斧和钺。《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 襄 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 受之,以有 南阳 之田,抚征东夏,非…
黄钺 [ huáng yuè ]
饰以黄金的长柄斧子。天子仪仗,亦用以征伐。《书·牧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麾。” 孔颖达 疏引《广雅》:“鉞,…
赤斧 [ chì fǔ ]
传说中的仙人。汉 刘向《列仙传·赤斧》:“赤斧 者,巴戎 人也,为 碧鷄祠 主簿,能作水澒鍊丹与消石,服之三十年,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