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画舫斋 [ xiǎo huà fǎng zhāi ]
兰桡画桨 [ lán náo huà jiǎng ]
兰桡和画桨都是小舟的美称,指美丽的船只。画,通华,华美精致。也叫兰桡画舫。
溪漘 [ xī chún ]
溪边。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冈西录》:“前有小屋三四间,半含树际,半出溪漘。”
小巧玲珑 [ xiǎo qiǎo líng lóng ]
形容小而灵巧、精致:画舫里陈设着小巧玲珑的紫檀桌椅。苏州很多园林建筑得小巧玲珑。
溜步 [ liū bù ]
轻轻地迈小步。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富贵家则自备女舆,行走若飞,谓之飞轿;步碎而软,谓之溜步。”
匽潴 [ yǎn zhū ]
同“匽猪”。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龙头关 河道,半为两岸匽潴滮池所集,浑浊污秽,五色备具。居人恒苦之。…
慨爽 [ kǎi shuǎng ]
慷慨爽朗。《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 沉鍊 见他慨爽,甚不过意。”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族…
風月旦 [ fēng yuè dàn ]
传统戏剧行当名。即贴旦。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贴旦谓之风月旦,又名作旦,兼跳打,谓之武小旦。”参见“…
楚襄 [ chǔ xiāng ]
(1).指 战国 时 楚襄王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楚襄 讌集,而 宋玉 赋《好色》。意在微讽…
鬏勒 [ jiū lè ]
假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扬州 鬏勒,异於他处,有蝴蝶、望月、花篮、折项、罗汉鬏、懒梳头、双飞…
浇祷 [ jiāo dǎo ]
洒酒祭祀、祷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子不乐,惟求良工画 小翠 像,日夜浇祷其下。”
洗发 [ xǐ fā ]
犹言开脱辩解。 清 陈确 《与刘伯绳书》:“ 宋 儒之言,处处为 告子 洗发,真是千秋知己。” 清 何焯 《义门读书…
驩咍嗢噱 [ huān hāi wà jué ]
欢笑不止。驩,通“欢”。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之説能使人驩咍嗢噱矣。”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养气定辞…
浅尠 [ qiǎn xiǎn ]
细小,微小。《明史·李沂传》:“及见明旨许 鲸 策励供事,外议藉藉,遂谓为真。亏损圣德,夫岂浅尠!” 清 李斗 《扬…
渔刀 [ yú dāo ]
即渔舠。金 元好问《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诗:“石门 归驭引,湍浦渔刀并。”明 袁宏道《荷花荡》:“每年六月廿四日,游…
危溜 [ wēi liū ]
(1).从高处泻下的水流。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 江 南石工以高资盆增土叠小山数寸……蓄水作小瀑布…
廿四桥 [ niàn sì qiáo ]
在 江苏 扬州市 境。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冈西录》谓:“ 廿四桥 即 吴家砖桥 ,一名 红药桥 ,在 熙春臺 …
冰堂酒 [ bīng táng jiǔ ]
古代美酒名。产于 滑州 。 宋 苏轼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三:“ 白马津 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 江 淮 。使君…
醅酒 [ pēi jiǔ ]
未滤去糟的酒。 唐 白居易 《问刘十九》诗:“緑螘新醅酒,红泥小火壚。”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小儿疮痘》:“其法用…
画中人 [ huà zhōng rén ]
(1).图画中的人物。 宋 陆游 《新晴泛舟至近村偶得双鳜而归》诗:“青嶂会为身后塚,扁舟聊作画中人。” 明 张煌言…
粗细十番 [ cū xì shí fān ]
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起于明末,盛行江南,今仍流行于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十番即十番鼓,又称十番锣鼓,又有十…
打诨插科 [ dǎ hùn chā kē ]
ldquo;科”,古曲戏曲中的表情动作。穿插在戏曲表演中的能使观众发笑的表演与道白。亦泛指引人发笑的动作…
小至 [ xiǎo zhì ]
冬至后一日。一说冬至前一日。唐 杜甫《小至》诗 仇兆鳌 题解:“《唐会要》:‘开元 八年,中书门下奏《开元新格》,冬…
噎食病 [ yē shí bìng ]
中医指食不下咽的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主治一·噎膈》:“人淋石:治噎食,俗名涩饭病,磨汁服。”《金瓶梅词话》…
牂柯 [ zāng kē ]
亦作“ 牂牁 ”。船只停泊时用以系缆绳的木桩。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周 之季世, 楚威王 遣将军 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