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论坛 [ zhāo yáng lùn tán ]
朝日坛 [ cháo rì tán ]
古代帝王祭日的地方。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圣驾春分躬诣 朝日坛,及藩王之国,则由 朝阳门 出。”吴伟…
青坛 [ qīng tán ]
帝王春日郊祭用的土台。 汉 刘桢 《黎阳山赋》:“南荫 黄河 ,左覆 金城 。青坛承祀,高碑颂灵。” 南朝 陈 张正…
金坛 [ jīn tán ]
(1).道教供奉神仙的坛。 南朝 梁 范云 《答句曲陶先生》诗:“石户栖千秘,金坛謁九仙。”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
燮理 [ xiè lǐ ]
(一)、协和治理。《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 传:“和理阴阳。”明 唐顺…
日坛 [ rì tán ]
旧时祭日之处。在今 北京市 朝阳区 朝阳门 外东南。明 嘉靖 九年建。明 清 二代均于每年春分日遣官致祭,清 制遇甲…
佛化 [ fó huà ]
佛的教化。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敬览来论,抑裁佛化,毕志儒业。”
愆候 [ qiān hòu ]
失时。 唐 李德裕 《论九宫贵神坛状》:“累年以来,水旱愆候。”《新唐书·张廷珪传》:“而顷阴阳愆候,九穀失稔, 关…
僧塔 [ sēng tǎ ]
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佛塔。 宋 王禹偁 《送南阳李太傅》诗之一:“两朝黄阁预弥纶,又策春坊第一勋;僧塔旧…
愚慧 [ yú huì ]
犹愚智。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达性论>》:“欲言愚慧相倾,惽算相制。”参见“ 愚智 ”。
众眺 [ zhòng tiào ]
周 代诸侯朝见 周王 礼制的一种。 周 制, 周王 十二年一巡守,如因故不巡守,则六服诸侯往朝。朝毕, 周王 为坛合…
淘渲 [ táo xuàn ]
折腾;鬼混。 元 贯云石 《诗酒风流》套曲:“每日家酒筵中淘渲的腔腔嗽,又被那诗坛内賡和的懨懨瘦。” 元 马致远 《…
衆覜 [ zhòng tiào ]
周 代诸侯朝见 周王 礼制的一种。周 制,周王 十二年一巡守,如因故不巡守,则六服诸侯往朝。朝毕,周王 为坛合众诸侯…
坛场 [ tán chǎng ]
(一)、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
火历 [ huǒ lì ]
亦作“火厤”。古指以火德为象征的王朝历数。南朝 梁 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梁 天监 十三年,敕质此精舍,立为朱…
摊配 [ tān pèi ]
摊派分配。唐 元稹《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状》:“元和 十三年敕,缘 夏阳、韩城 两县残破,量减逃户率…
厉诚 [ lì chéng ]
激励忠诚。《淮南子·氾论训》:“出百死而紿一生,以争天下之权;奋武厉诚,以决一旦之命。”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
鲁衞之政 [ lǔ wèi zhī zhèng ]
语出《论语·子路》:“鲁衞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
谈年 [ tán nián ]
谈论年成。南朝 宋 颜延之《重释何衡阳书》:“田家节隙,野老为儔,言止穀稼,务尽耕牧,谈年计耦,无闻达义。”
党论 [ dǎng lùn ]
(一)、正直之论。党,通“讜”。宋 曾巩《节相制》:“嘉谋党论,简在朕心;广誉善声,洽于舆论。”清 吴祖修《书牧斋诗…
坛坫 [ tán diàn ]
(1).会盟的坛台。《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桓公 朝天下,会诸侯, 曹子 ( 曹沫 )以一剑之任,枝 桓公 之…
祭星 [ jì xīng ]
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每年春至,天子出东郊设坛而祭祀星辰。《管子·轻重己》:“天子东出其国九十二里而坛,朝诸侯卿大夫列士…
只日 [ zhī rì ]
单日。《旧唐书·文宗纪论》:“故事,天子隻日视事,帝谓宰辅曰:‘朕欲与卿等每日相见,其輟朝、放朝,用双日可也。’” …
金家 [ jīn jiā ]
(一)、指晋朝司马氏。古代阴阳家以“五德”(即水、火、金、木、土五行之德)相生相克、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论来说明王朝兴…
志心 [ zhì xīn ]
(一)、心气。《素问·阴阳类论》:“伏鼓不浮,上空志心。”王冰 注:“脉伏鼓击而不上浮者,是心气不足。”参见“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