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 [ shuō shū ]
一部分曲艺的俗称。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代的讲史、元代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有时也兼指某些有说…
结束 [ jié shù ]
(一)、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秋收快要结束了。代表团结束了对北京的访问。(二)、装束;打扮(多见于早期白话…
俗文学 [ sú wén xué ]
指我国古代的通俗文学,包括歌谣、曲子、讲史、话本、变文、弹词、宝卷、鼓词、民间传说、笑话、谜语及宋元以来南北戏曲、地…
说话的 [ shuō huà de ]
说书人的自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説话的因甚説这春归词?”《水浒传》第四十回:“説话的,如何不説计策出?管…
梁晓声 [ liáng xiǎo shēng ]
小说家。山东荣城人。复旦大学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文学编辑。著有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篇小说《今夜有暴…
捷说 [ jié shuō ]
以三言两语带过许多事。比喻发展极快。《金瓶梅.第三零回》:「评话捷说,有日到了东京万寿门外,寻客店安下。」
兔子尾巴长不了 [ tù zi wěi bā cháng bù liǎo ]
比喻无法长久维持。夏衍《法西斯细菌》第三幕:“最初的两年,东碰西碰,什么地方也呆不长,北京 人打话,‘兔子尾巴长不了…
説话的 [ shuō huà dí ]
说书人的自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説话的因甚説这春归词?”《水浒传》第四十回:“説话的,如何不説计策出?管…
骆宾基 [ luò bīn jī ]
小说家,文字学家。吉林珲春人。1935年流亡上海,开始创作。后在桂林编辑《文学报》。建国后曾任山东省文联主席、中国作…
骚徼 [ sāo jiǎo ]
骚扰边境。 唐 张说 《谏避暑三阳宫疏》:“今国家北有胡寇覷边,南有夷獠骚徼……臣愿陛下及时旋軫,深居上京。”
琴书 [ qín shū ]
曲艺的一种。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坠琴,故名。有山东琴书、北京琴书、四川扬琴等。
讨个分晓 [ tǎo ge fēn xiǎo ]
弄清楚,说个明白。《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烦你明日对他说一声,既有了主顾,可同我丈夫到爹娘家中来讨个分晓,也须…
刘宝全 [ liú bǎo quán ]
(1868-1942)京韵大鼓演员。原名毅民,河北深县(今深州)人。初在农村说唱木板大鼓,后到天津,先后师从宋五、胡…
端木蕻良 [ duān mù hòng liáng ]
(1912-1997)小说家。辽宁昌图人。1932年入清华大学学习,参加北方左联。曾在大学任教。1942年后主编《文…
坐白 [ zuò bái ]
旧时 北京、天津 等地曲艺演员在集市、街头演出,如说唱了许久仍无人坐下观赏,以至毫无收入,称为“坐白”。
元武 [ yuán wǔ ]
(一)、即玄武。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其形或说为龟,或说为龟蛇合体。与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二)、借指凶神…
作摩 [ zuó mo ]
仔细思量。如:「让我好好作摩作摩再说吧!」北京方言。指暗中算计。如:「他平时笑脸迎人,却常暗地里作摩他人。」
神戳戳 [ shén chuō chuō ]
重庆、四川、湖北、荆门的方言。用来指那些说话做事不符合逻辑,老爱闹笑话的人。用来骂做了一些很丢脸的事的人和很神经质的…
连环图画 [ lián huán tú huà ]
连环画。鲁迅《南腔北调集·<一个人的受难>序》:“‘连环图画’这名目,现在已经有些用熟了,无须更改;但其实是应该称为…
方言发音人 [ fāng yán fā yīn rén ]
方言发音人 - 简介 方言是在一个地域流行的一方之言,是语言的地域性变体。2010年9月,南京市语委将征集4名南京城…
北固 [ běi gù ]
山名。固,也写作“顾”。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形势险要,故称“北固”。南朝 梁…
北京九门 [ běi jīng jiǔ mén ]
拼音:běi jīng jiǔ mén 简介 想当年刘伯温修建北京城,共设了九个城门,就是人们常说的北…
蛮声獠气 [ mán shēng liáo qì ]
旧时北方人嘲笑南方人说话的声气。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听不上蛮声獠气,倒敢恁烦天恼地。”
高位胡同 [ gāo wèi hú tòng ]
高位胡同北京的胡同,有人比喻每一条胡同,都有一段故事、传说、趣闻、来历,已经流传850多年,仍然有趣有乐有味。
黄侃 [ huáng kǎn ]
人名。(公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游学日本,从师章炳麟,慨然有光复诸夏之志,返乡集孝义会,说种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