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芋 [ máng yù ]
泽泻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泽泻》。
西施乳 [ xī shī rǔ ]
河豚腹中肥白的膏状物。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河豚腹胀而斑状甚丑,腹中有白曰訥,有肝曰脂,訥最甘肥, 吴 …
龟莼 [ guī chún ]
葵莼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蓴》。
肝膋 [ gān liáo ]
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网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
山珍海错 [ shān zhēn hǎi cuò ]
山珍海错(山珍海錯) 山间海中出产的珍异食品。泛指珍美丰盛的肴馔。语本 南朝 梁 沉约 《究竟慈悲论》:“秋禽夏卵,…
连虫陆 [ lián chóng lù ]
羊蹄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八要 [ bā yào ]
南朝 齐 东昏侯 时,茹法珍、梅虫儿、丰勇之 等八人,并专国命,佐 东昏 乱,号为“八要”。
猪膏 [ zhū gāo ]
(1).猪油。《三国志·魏志·挹娄传》:“ 挹娄 在 夫餘 东北千餘里……其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冬以猪膏涂身,…
败毒菜 [ bài dú cài ]
羊蹄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生结香 [ shēng jié xiāng ]
亦省作“ 生结 ”。沉香中之上品。 宋 洪刍 《香谱·天香传》:“生结香者,取不候其成,非自然者也。” 明 李时珍 …
东方宿 [ dōng fāng sù ]
羊蹄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八珍主人 [ bā zhēn zhǔ rén ]
酱的别称。宋陶穀《清异录·馔羞》:“酱,八珍主人;醋,食总管也。”
膏髓 [ gāo suǐ ]
(1).脂膏与骨髓。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尹侍御奏折》:“千餘里之地,邨市躪为邱墟,膏髓涂於原野。”(2)…
高梁 [ gāo liáng ]
(1).高桥。《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兹郑子 引輦上高梁而不能支。 兹郑 踞辕而歌,前者止,后者趋,輦乃上。”(…
穷工极巧 [ qióng gōng jí qiǎo ]
极端精巧。《花月痕》第四二回:“紹深 造架大涼牀,窮工極巧。”《再生缘》第八十回:“窮工極巧迷人目,盡是民間脂與膏。…
怀珍 [ huái zhēn ]
犹怀才。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於皇先生,袌寳怀珍。” 明 唐顺之 《罗君八十寿序》:“怀珍抱器之士又安得不贵於…
仙桩 [ xiān zhuāng ]
保持长命之珍木。桩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此喻寿之永长也。《宋史·乐志》:「含生普治空鸿福,圣寿比仙桩。」
榆耳 [ yú ěr ]
生在榆树上的木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五·木耳》:“榆耳,八月采之。”
歪七竪八 [ wāi qī shù bā ]
杂乱不整的样子。茅盾《上海·我的二房东》:“沿马路的电灯柱上,里门口,都有些红纸小方块;烂疮膏药似的,歪七竖八贴着。…
猩唇 [ xīng chún ]
猩猩的嘴唇。食品中“八珍”之一。 晋 张载 《七命》之七:“鷰髀猩脣,髦残象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
膏环 [ gāo huán ]
食品名。以米面粉和水搓成细条,组之成束,入油炸而成。也称粔籹、寒具。犹今之馓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
武英殿聚珍版书 [ wǔ yīng diàn jù zhēn bǎn shū ]
也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版全书》。丛书名。武英殿是清宫内殿名,设有修书处。1773年乾隆帝命从《永乐大…
玉髓 [ yù suǐ ]
(一)、即玉膏。道家谓服之可成仙。唐 皮日休《以毛公泉一瓶献上谏议》诗:“澄如玉髓洁,汎若金精鲜;颜色半带乳,气味全…
香珠 [ xiāng zhū ]
(一)、以香泥或香木制成的珠子。彩丝贯串,有夏日佩带可避暑秽之说。通常每串十八枚,故又称十八子。(二)、精美的珍珠。
铜落 [ tóng luò ]
铜屑。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赤铜》:「释名:红铜、赤金,屑名『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