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献学 [ fó jiào wén xiàn xué ]
均圣论 [ jūn shèng lùn ]
南朝佛教文献。
梵文 [ fàn wén ]
(一)、古印度文字。据唐代玄奘的说法,梵文共有字母47个。(二)、指梵语,古印度语的一种。这种语言保存有大量宗教、哲…
教学信念 [ jiāo xué xìn niàn ]
目录1 教学信念1.1 名词解释1.2 研究学者1.3 文献资料1.4 研究资料 教学信念 名词解释 研究学者 文献…
摄摩腾 [ shè mó téng ]
人名。生卒年不详。中天竺高僧,汉明帝时迎入中国,翻译《四十二章经》,为佛教入中国之始。但其人其事俱不见早期的佛教文献…
河南佛教学院 [ hé nán fó jiào xué yuàn ]
河南佛教学院 -概况 河南佛教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河南省桐柏县龙潭河景区,学院于2005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开办,是河南…
太虛 [ tài xū ]
天空。《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也作「太清」、「泰清」。空虚寂寞的境界。近代一位…
原始佛教 [ yuán shǐ fó jiào ]
现代部分佛教学者依据巴利文的尼柯耶和汉译四阿含及律部的资料,试图拟构从释迦牟尼至佛教分裂前的教法内容。而称分裂之前的…
佛戾 [ fú lì ]
违逆,反对。佛,通“ 拂 ”。《礼记·学记》“其求之也佛” 唐 孔颖达 疏:“其求之也佛者,佛戾也。教者佛戾也,教者…
最上乘 [ zuì shàng chéng ]
(一)、佛教谓最高明圆满的教法。(二)、借指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最上品。
慧皎 [ huì jiǎo ]
南朝梁一位高僧的法号。(公元497~554)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西)人,博通内外学,是有名的佛教史家。其最大贡献是…
吠陀 [ fèi tuó ]
意为“知识”。古 印度 婆罗门教的早期文献,包括《黎俱》、《夜柔》、《娑摩》和《阿闼婆》四部本集及《森林书》、《奥义…
神仙浮屠 [ shén xiān fú tú ]
指道教与佛教。宋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公之学问文章,往往杂於神仙浮屠之説,不皆合於理。”
下乘 [ xià chéng ]
本佛教用语,就是“小乘”。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乘之作。
佛学院 [ fó xué yuàn ]
佛学院指以传授或研究佛学为主的学院;此种学院的创办多属佛教界人士,尤其以出家的僧侣为主导,目的不外是弘传佛法及培…
马端临 [ mǎ duān lín ]
人名。字贵与,元江西乐平人,生卒年不详,为宋文献学家。宋宰相马廷鸾仲子,宋咸淳年间中漕试第一,以父荫补承事郎。廷鸾罢…
方便藏 [ fāng biàn cáng ]
《佛学大辞典》:佛之方便,包藏一切功德,故称曰方便藏。经文教行信证二曰:“乘一切知船,浮诸群生海,圆满福智藏,开显方…
隋唐佛学 [ suí táng fó xué ]
隋唐佛学思潮是我国汉传佛教史上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它的兴起,不仅展示了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强烈生命力,而且从特…
玉佛 [ yù fó ]
玉制的佛像。《南史·夷貊传下·于阗》:“于闐 者,西域之旧国也…… 大同 七年,又献外国刻玉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
巴利语 [ bā lì yǔ ]
一种综合性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语,为上座部佛教专用。约公元前三世纪从印度传至斯里兰卡的佛教三藏,以巴利语口诵,至公元前三…
布鲁克斯 [ bù lǔ kè sī ]
人名:(1)(Van Wyck Brooks,公元1886~1963)美语文学批评家。着有清教徒之酒、成熟中的美国、…
学佛 [ xué fó ]
(一)、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唐 方干《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唐 黄滔《送僧》诗:“纔…
拉卜楞寺 [ lā bǔ léng sì ]
在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边。建于1710年。占地面积1300亩。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著名寺院之一。有五座学院、七大佛…
西藏佛教 [ xī zàng fó jiào ]
约公元七世纪起在西藏发展的佛教。为佛教三大传统之一,以藏文为圣典语言。原只盛行西藏、蒙古,如今弘扬全球。其教学特色在…
泥婆罗 [ ní pó luó ]
尼泊尔 的旧译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波罗拔藻,叶似红兰,实如蒺藜, 泥婆罗国 所献也。”《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