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渡 [ shí èr dù ]
禁水 [ jìn shuǐ ]
指经常不能通行的河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汉 永昌郡 不违县 有禁水,水有毒气,唯十一月、十二月差可渡…
泝涉 [ sù shè ]
亦作“溯涉”。逆流跋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有水出县西,世谓之‘二十八渡水’。东北流,溪涧縈曲,途…
东渡 [ dōng dù ]
(一)、渡向东岸。《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欲东渡 乌江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户十餘万皆东渡 江 。…
超渡 [ chāo dù ]
(1).佛、道二教谓使死者灵魂得以脱离地狱诸苦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佛海渐登超渡筏,神山犹怕引回风。…
未济 [ wèi jì ]
(一)、《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离上坎下。(二)、未成,没有成功。(三)、渡河未到岸或尚未渡河。(四)、未得到救助…
东津 [ dōng jīn ]
(一)、古渡口名。(二)、泛指渡口。
强渡大渡河 [ qiáng dù dà dù hé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于四川西部抢渡大渡河的作战。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进。…
过文 [ guò wén ]
(一)、过渡文字。(二)、借指过渡形式。
交仗 [ jiāo zhàng ]
作战;打仗。京剧《渡阴平》第十五场:“二次命他去交仗,不知谁胜与谁强。”
十二碧峰 [ shí èr bì fēng ]
指巫山十二峰。因其四时常碧,故称。唐刘禹锡《松滋渡望硖中》诗:“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
竞渡船 [ jìng dù chuán ]
(一)、竞渡用的彩舟,俗称龙船。《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己未,詔 王播 造竞渡船二十艘。”胡三省 注:“自 …
渡钱 [ dù qián ]
乘船过河时付给船夫的费用。《俚言解.卷二.渡钱》:「江河过渡艄工索钱曰渡钱。」
津济 [ jīn jì ]
(一)、渡口。(二)、指航道。(三)、渡河。(四)、救助;接济。
隆兴和议 [ lóng xīng hé yì ]
南宋与金的和约。1164年(隆兴二年),金军渡淮河南下,宋孝宗被迫与金续订和约:宋、金为侄叔关系,改“岁贡”为“岁币…
竞渡 [ jìng dù ]
(一)、划船比赛:龙舟竞渡。(二)、渡过江湖等水面的游泳比赛:游泳健儿竞渡昆明湖。
桥航 [ qiáo háng ]
由多只船舶组成的浮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西渡通 东阳 ,併二十五船为桥航。”
津人 [ jīn rén ]
渡船的船夫。《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冬十月癸酉,王子朝 用 成周 之宝珪沉于 河。甲戌,津人得诸 河 上。”《庄子…
绝水 [ jué shuǐ ]
(一)、横渡江河。(二)、断流。
眼睁 [ yǎn zhēng ]
(一)、眼睛特别明亮。(二)、眼看着。京剧《渡阴平》第十六场:“分明吴侯不肯实力相救,眼睁汉室休矣!”
漕漼 [ cáo cuǐ ]
象声词。形容水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道遇水, 定伯 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 定伯 自渡,漕漼作声…
拨船 [ bō chuán ]
(一)、驳船。(二)、雇船摆渡。
南渡 [ nán dù ]
(一)、亦作“南度”。渡水而南。《楚辞·九章·哀郢》:“当 陵阳 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王逸 注:“渡,一作度。…
海津 [ hǎi jīn ]
(一)、海边渡口。(二)、犹海水。
玑贝 [ jī bèi ]
珍珠宝贝。比喻佳作。 宋 欧阳修 《送孙秀才》诗:“明珠渡水覆舟失,赠我璣贝犹满把。”自注:“生擕文数十篇见访,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