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仓 [ xīng píng cāng ]
京仓 [ jīng cāng ]
(一)、大粮仓。(二)、清朝在北京设有十三个粮仓,通称“京仓”。其中:禄米、南新、旧太、富新、兴平五仓在朝阳门内,海…
鲁仓寺 [ lǔ cāng sì ]
藏语称“鲁仓讲修兴善洲”,又因系尼尔仓活佛所建寺院,亦称“尼尔讲修兴善洲”。
多平 [ duō píng ]
多头卖出平仓,多头平仓指持仓量减少,但持仓量的增加绝对值小于现量,且为主动卖盘。
平仓价 [ píng cāng jià ]
指的是卖出原来买入的合约或买入原来卖出的合约,平仓执行后的结果是仓位减少,平空仓相当于买入,平多仓相当于卖出。
收籴 [ shōu dí ]
收购粮食。《元典章·户部七·设立常平仓》:“至元 八年奏准随路常平仓收糴粮斛。”
备仓 [ bèi cāng ]
置谷以备灾荒之仓。宋、杜衍〈详定常平制度疏〉:「添备仓本。」
长尾氏 [ cháng wěi shì ]
镰仓党坂东八平氏之一。
常满仓 [ cháng mǎn cāng ]
王莽 所建仓名。《汉书·王莽传上》:“是岁,莽 奏起明堂、辟雍、灵臺,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晋…
都仓 [ dōu cāng ]
大仓,总仓。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 平叔 又请令所在及农隙时,併召车牛,般盐送纳都仓,不得令有闕絶者。”
米仓 [ mǐ cāng ]
凡囤藏米的仓库,统称为「米仓」。一个区域中粮食生产特别富饶的地方。如:「东北平原是我国的米仓。」
仓司 [ cāng sī ]
官名。宋熙宁间于各路置提举常平仓官,谓之仓司。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之法、视岁之丰歉而为之敛散,以惠农民。视产高下…
控盘量 [ kòng pán liàng ]
定义 当前某商品未平仓合约总量。
强行减仓 [ qiáng xíng jiǎn cāng ]
强制减仓是指交易所将当日以涨跌停板价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以当日涨跌停板价与该合约净持仓盈利投资者按持仓比例自动撮合…
逼空 [ bī kōng ]
多方以不断拉动上涨迫使空方平仓。
三仓 [ sān cāng ]
(一)、古字书名。汉 初,合 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和 胡母敬《博学篇》为一书,称“三仓”,亦统称《仓颉篇》…
庾司 [ yǔ sī ]
宋 代管理粮仓的机构。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庾司》:“提举常平司, 宋 人谓之仓司,亦谓之庾司。”
臧仓 [ zāng cāng ]
战国 时 鲁平公 将见 孟子,为其宠臣 臧仓 所阻。见《孟子·梁惠王下》。后因以 臧仓 指进谗害贤的小人。
志趣不凡 [ zhì qù bù fán ]
志趣:志向和兴趣;凡:平凡。志向和兴趣很不平凡。
志趣不常 [ zhì qù bù cháng ]
志趣:志向和兴趣;常:平常。志向和兴趣很不平凡。
承平盛世 [ chéng píng shèng shì ]
承平:太平。太平、兴盛的时代。
广夷 [ guǎng yí ]
广阔平坦。《新唐书·陈子昂传》:“屯田广夷,仓庾丰衍。”
休明盛世 [ xiū míng shèng shì ]
休明:美好,清平;盛:兴旺;世:世代。美好清平的兴盛时代。
陈陈相因 [ chén chén xiāng yīn ]
《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原意是仓库的粮食,逐年堆积起来。后比喻因袭老一套,没有创新。因:沿袭。
臧氏之子 [ zāng shì zhī zǐ ]
等于说“臧仓小人”。臧仓,战国时鲁平公的心腹侍臣,爱挑拨离间,造谣中伤。后人便把进谗害贤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