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船 [ pò fǔ chén chuán ]
破:打破;釜:锅;沉:击沉。比喻下定必死的决心,不顾一切地战斗到底。
人阵 [ rén zhèn ]
亦作“人陈”。古代军事家认为,作战时部队的调动、部署和人事的安排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之一,谓之人阵。
拳鬭 [ quán dòu ]
拳击搏斗。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况且即是笔战,就也如别的兵战或拳斗一样,不妨伺隙乘虚,以一击制…
瓦窑堡会议 [ wǎ yáo bǎo huì yì ]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yùn chóu wéi wò,jué shèng qiān lǐ ]
运:运筹;帷幄:军用帐幕;千里之外:指战场。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
领导决策 [ lǐng dǎo jué cè ]
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其中…
踬垤 [ zhì dié ]
语本古逸《尧戒》诗:“战战慄慄,日谨一日,人莫躓于山,而躓于垤。”比喻稍不经意,便遭蹉跌。
朝鲜战争 [ cháo xiǎn zhàn zhēng ]
朝鲜战争亦称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
交通员 [ jiāo tōng yuán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通讯联络工作的人员。
战略战术 [ zhàn lüè zhàn shù ]
泛指指导或决定全局的策略和作战具体部署和克敌制胜的谋略。
区队 [ qū duì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区一级的地方武装组织。
国统区 [ guó tǒng qū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称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地区。
铸剑爲犁 [ zhù jiàn wèi lí ]
谓销熔武器以制造田器。语本《孔子家语·致思》:“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於原藪,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鬭之患。”《人…
日治时代 [ rì zhì shí dài ]
特指台湾被日本统治的年代。清末甲午战败,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割让台湾给日本,民国二十六(1937)年发动侵…
犂曙 [ lí shǔ ]
黎明。犂,通“ 黎 ”。《新唐书·赵昶传》:“犂曙决战,士争奋死鬭,禽贼酋数人,斩级千餘。”
殊死 [ shū sǐ ]
(一)、拼着性命,竭尽死力;决死:殊死战。殊死的斗争。(二)、古代指斩首的死刑。
抗属 [ kàng shǔ ]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日的工作人员的家属。
迭日 [ dié rì ]
更日,按日轮换。《晋书·石季龙载记》:“命 石宣 、 石韜 ,生杀拜除皆迭日省决,不復启也。”《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
运动战 [ yùn dòng zhàn ]
正规兵团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内进行战役和战斗的外线速决的进攻战的作战形式。也包括为了便利于执行这种进攻战而在必要时进…
運籌帷幄 [ yùn chóu wéi wò ]
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
李舜臣 [ lǐ shùn chén ]
朝鲜李朝爱国将领。在壬辰卫国战争中,创制新式战船--龟船,指挥水军多次打败日本侵略军。1598年与中国明朝水军配合,…
庙战 [ miào zhàn ]
朝廷对于战事的筹划和决策。《淮南子·兵略训》:“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主孰贤,将孰能,民孰附,国孰治,蓄积孰多,士卒…
吉田茂 [ jí tián mào ]
人名。(公元1878~1967)日本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主张日本早日投降而被捕。战后曾任自由党总裁、日本首…
置之死地而后生 [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
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萦思 [ yíng sī ]
萦怀。宋 吴文英《风流子·芍药》词:“念碎劈芳心,縈思千缕;赠将幽素,偷剪重云。”周恩来《“九一八”十年》:“不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