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準 [ liú zhǔn ]
准矱 [ zhǔn yuē ]
绳尺。引申为法度、标准。《后汉书·崔駰传》:“协準矱之贞度兮,同断金之玄策。” 李贤 注:“準,绳也;矱,尺也。” …
仪准 [ yí zhǔn ]
法度标准。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释争》:“是以君子举不敢越仪準,志不敢凌轨等。”《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五等…
准望 [ zhǔn wàng ]
(一)、谓辨正方位。《三国志·魏志·牵招传》:“招 準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二)、测…
酌古准今 [ zhuó gǔ zhǔn jīn ]
酌古准今(酌古準今) 择取古代之事,用来比照今天的情况。 明 张居正 《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
高准 [ gāo zhǔn ]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后因以“高準”借指皇帝。
龙准公 [ lóng zhǔn gōng ]
见“龙準翁”。
工资率 [ gōng zī lǜ ]
见“工资标準”。
矫舌 [ jiǎo shé ]
翘舌。一种发声口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夫商徵响高,宫羽声下;抗喉矫舌之差,攒脣激齿之异,廉肉相…
无定据 [ wú dìng jù ]
见“ 无定準 ”。
龙准 [ lóng zhǔn ]
(一)、《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準而龙颜。”后以“龙準”借指皇帝。(二)、指帝王之鼻。
绳准 [ shéng zhǔn ]
准绳。《管子·宙合》:“世用器械,规矩绳準,称量数度,品有所成。”《淮南子·齐俗训》:“今夫为平者準,为直者绳也,若…
依准 [ yī zhǔn ]
遵照;依据。《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普 依準 佗 疗,多所全济。”《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宜得 曜 辈依…
莱公 [ lái gōng ]
指 宋 代 寇準 。因 寇準 封 莱国公 ,故称。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 莱公 初及第,知 归州 巴…
倾构 [ qīng gòu ]
排斥陷害。亦指谋害之意。《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三年》:“﹝ 丁谓 ﹞在中书,事 準 甚谨。尝会食,羹污 準 鬚, …
相公竹 [ xiàng gōng zhú ]
宋 时为悼念 寇準 而命名的竹。
准限 [ zhǔn xiàn ]
犹标准。《左传·文公六年》“陈之艺极”唐 孔颖达 疏:“艺是準限,极是中正。制贡赋多少之法,立其準限中正,使不多不少…
浣准 [ huàn zhǔn ]
(1).管准。古代用以瞄测取平的器具。《淮南子·齐俗训》:“视高下不差尺寸,明主弗任,而求之乎浣準。” 高诱 注:“…
三宅 [ sān zhái ]
指上古时常伯、常任、準人三种官职。
徙都 [ xǐ dōu ]
迁移都城。《史记·周本纪》:“明年,伐 崇侯虎,而作 丰邑,自 岐下 而徙都 丰。”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刘…
前准 [ qián zhǔn ]
(一)、亦作“前准”。以前的准则。(二)、见“前準”。
中准 [ zhōng zhǔn ]
(一)、即平準。汉 代中央政府平抑物价的一种措施。《后汉书·灵帝纪》:“﹝ 熹平 四年﹞改‘平準’为‘中準’,使宦者…
艺极 [ yì jí ]
准则。《左传·文公六年》:“陈之艺极,引之表仪。”杜预 注:“艺,準也;极,中也。”俞樾 曰:“极与艺同义,艺,準也…
准衡 [ zhǔn héng ]
均衡,使均等。《管子·山至数》:“人君操穀币準衡而天下可定也。”《管子·山至数》:“準衡轻重国会,吾得闻之矣。”《管…
军司 [ jūn sī ]
官名。职为监军。《晋书·闵王承传》:“ 敦 寻构难,遣参军 桓羆 説 承 ,以 刘隗 专宠,今便讨击,请 承 以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