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 [ yuè lù ]
亦作“岳麓”。山名。一称 麓山。在 湖南省 长沙市 郊,湘江 西岸,因当 衡山 之足,故以麓名。山上有 晋 代修建的…
岳麓山下 [ yuè lù shān xià ]
岳麓山 [ yuè lù shān ]
又称“麓山”。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海拔297米。山青水秀,林木葱郁。有“岳麓之胜,甲于湘楚”之称。有麓山寺、岳麓…
麓山寺碑 [ lù shān sì bēi ]
唐代李邕撰文并书、黄仙鹤刻的碑文。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立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行楷书,二十八行,每行五十六字,碑额…
傲来 [ ào lái ]
山名,山东省泰安县泰山之一峯。岳顶在西南,前有鸡笼峯、招军岭,麓有东西百丈崖。
松道 [ sōng dào ]
松间道路。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塔劫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
下址 [ xià zhǐ ]
犹言山麓。与「下趾」同。《史记·孝武本纪》:「禅泰山下址,东北萧然山,如祭后土礼。」
林麓 [ lín lù ]
犹山林。《周礼·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文选·张衡<西京赋>》:“林麓…
麓林 [ lù lín ]
山脚下的树林。《艺文类聚》卷二七引 晋 张载 《叙行赋》:“浮云起於轂下,零雨集於麓林。”
岳祇 [ yuè qí ]
亦作“岳祇”。山神。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瀆鬼濛鸿,岳祇嶪峩。” 宋 朱熹 《十六日下山各赋一篇仍迭和韵》:…
骊山 [ lí shān ]
也叫郦(lì)山。位于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因古骊戎(部族)居此得名。西周末申侯和犬戎(部族)袭杀周幽王于此山下。东北麓…
乔岳 [ qiáo yuè ]
见“ 乔岳 ”。亦作“ 乔岳 ”。高山。本指 泰山 ,后成泛称。《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 河 乔岳。” 毛…
峯巘 [ fēng yǎn ]
山峰。 唐 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诗:“两山势争雄,峯巘相顾盼。”
冲积扇 [ chōng jī shàn ]
山地沟谷出口处的扇形堆积地貌。河流从山地流至山麓出口处,流速迅速减低,所携带的泥沙碎石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冲积扇地…
桀木 [ jié mù ]
高大的树。 宋 曾巩 《道山亭记》:“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鉅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巴颜喀拉山脉 [ bā yán kā lā shān mài ]
在青海省东南部。昆仑山脉东段的南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除个别山峰外,海拔在5000米以下。同名主峰海拔5267米。…
长沙市 [ cháng shā shì ]
湖南省会。位于湘江下游东岸,京广铁路线上。人口130万(1997年)。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以机械制造…
不知所终 [ bù zhī suǒ zhōng ]
不知结局或下落。《后汉书·逸民传》:“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
囷轮 [ qūn lún ]
轮囷。屈曲貌。 唐 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诗:“囷轮江上山,近在 华容县 。”
泰山府君 [ tài shān fǔ jūn ]
指泰山神。俗称东岳大帝。魏晋以来,道教传说人死魂皆归泰山,以泰山神为地下之主。旧时各地有东岳庙祀泰山神。晋干宝《搜神…
掷锡 [ zhì xī ]
南朝 梁 高僧 宝志 和 白鹤道人 都想住到景色特别奇丽的 潜山 山麓去。梁武帝 要他们把一样东西放往山麓,谁先放到…
林处士 [ lín chǔ shì ]
宋 林逋 的别称。 宋 梅尧臣 有《对雪夜访林处士》诗。 清 邵长蘅 《夜游孤山记》:“偕学士,呼小艇,渡 孤山 麓…
太室阙 [ tài shì què ]
在 河南 嵩山 南麓。中岳庙 门前500米处。建于 东汉 安帝 元初 五年(公元118年),为 汉 代 太室山庙 前…
也咥小可汗 [ yě xī xiǎo kě hàn ]
隋唐时,占据阿尔泰山西南麓薛延陀之酋长乙失鉢,自称之王号也。见《隋书·卷八十四》、《旧唐书·一百九十九下》。
补陁落迦 [ bǔ tuó luò jiā ]
即普陀。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补陁落迦山自明州定海县招宝山泛海东南行,两潮至昌国县,自昌国县泛海到沉家门,过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