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子 [ tóng zǐ ]
铜元。
铜子儿 [ tóng zǐr ]
铜圆。
铜角子 [ tóng jiǎo zǐ ]
铜元。如:我身上还带了九个银角子和十五个铜角子。
铜壳子 [ tóng ké zǐ ]
铜元。
铜盘奁子 [ tóng pán lián zǐ ]
铜制盛器。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阳羡书生》:“乃于口中吐一铜盘奩子,奩子中具诸饌殽。”
铜仗子 [ tóng zhàng zǐ ]
仪仗队使用的铜制兵器。亦指执这种兵器的卫士。
落铜 [ luò tóng ]
犹落钞。铜;铜钱。 周立波 《参军这一天》:“那时候的军官都落铜,当兵的肚子饿得跟乙谷子一样。”
铜匦 [ tóng guǐ ]
铜制的匣子。
和气子 [ hé qì zi ]
红铜的别名。 明 曹昭 《格古要论》卷六:“和气子者即红铜,又名张公,又名身子石。”
串头 [ chuàn tóu ]
串铜钱的绳子。
铜龙门 [ tóng lóng mén ]
汉 太子宫门名。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叨 金马 署,又点 铜龙门。”…
铜板 [ tóng bǎn ]
(一)、铜圆。(二)、演唱快书等打拍子用的板状器具,多用铜制成。
棋奁 [ qí lián ]
亦作“棊奩”。盛棋子的盒子。《南史·范泰传》:“ 法静 还, 义康 餉 熙先 铜匕铜镊袍段棊奩等物。”
铜辇 [ tóng niǎn ]
(1).太子所乘之车。《文选·陆机<赴洛诗>之二》:“抚劎遵铜輦,振缨尽祗肃。” 吕延济 注:“铜輦,太子车也。” …
梆锣 [ bāng luó ]
梆子和铜锣。报更的响器。
铜龙楼 [ tóng lóng lóu ]
饰有铜龙的门楼。借指太子宫室。亦借指帝王宫阙。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价重 铜龙楼 ,声高重…
铜印池 [ tóng yìn chí ]
铜制的装有印泥、印色的盒子。
铜叠 [ tóng dié ]
铜制的碟子。为餐具之一种。
炼铜 [ liàn tóng ]
精炼的铜。《战国策·赵策一》:“臣闻 董子 之治 晋阳 也,公宫之室,皆以鍊铜为柱质。”
鍊铜 [ liàn tóng ]
精炼的铜。《战国策·赵策一》:“臣闻 董子 之治 晋阳 也,公宫之室,皆以鍊铜为柱质。”
铜迭 [ tóng dié ]
铜制的碟子。为餐具之一种。
锉子 [ cuò zǐ ]
锉刀。 叶圣陶 《小铜匠》:“他的脸很脏,全蒙着铜污;手里拿着铁椎,锉子等工具。”
铜声响器 [ tóng shēng xiǎng qì ]
形容说话声音响亮。梁斌《红旗谱》二:“﹝朱老忠﹞放开铜嗓子,铜声响器的喊出来。”
笵铜 [ fàn tóng ]
以模子浇铸铜。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七》:“博物院笵铜为门。”
铜盘 [ tóng pán ]
(一)、亦作“铜槃”。(二)、即铜钹。(三)、指烛台。(四)、见“铜盘重肉”。(五)、銅槃:(一)、商至战国时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