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 dì sān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 ]
1946—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争。这次战争消灭了八百万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在…
封锁沟 [ fēng suǒ gōu ]
我国抗日战争(1937-1945)期间,日本 侵略军在 华北 等地为维护其交通和分割、封锁解放区,在解放区与敌占区之…
狂风呼啸 [ kuáng fēng hū xiào ]
猛烈的风发出尖利的呼叫声。主要是形容风刮的很大。通常用来比喻激烈的战斗、险恶的处境等,有时也用来比喻粗暴的办法、态度…
鱼雷艇 [ yú léi tǐng ]
也叫鱼雷快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主要在近岸海区荫蔽地、突然地对敌大中型舰船实施鱼雷攻击。
籀文 [ zhòu wén ]
也叫籀书、大篆。传说中的《史籀篇》所用的字体。笔画繁复,多重叠,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今所存石鼓文即为这种字体的代表…
项羽 [ xiàng yǔ ]
(前232—前202)也叫西楚霸王、楚霸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名籍,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秦二世元年(前209)…
伴种 [ bàn zhǒng ]
抗战中的解放区,由地主出土地和全部农本或一部分农本,农民只出劳力或兼出一部分农本,双方依照合约进行耕种,称“伴种”,…
城濮之战 [ chéng pú zhī zhàn ]
春秋时晋文公战胜楚军,建立霸权的战役。公元前632年(周襄王二十年)晋与齐、秦、宋等国联合,进攻曹、卫,楚军北上援救…
未来派 [ wèi lái pài ]
也叫未来主义。现代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以意大利为中心。强调技术时代的速度和动力之美,赞扬机械、噪音、战争和暴力。…
嘶叫 [ sī jiào ]
(一)、马鸣叫。(二)、叫喊;吼叫。
后备兵 [ hòu bèi bīng ]
(一)、泛指战时可以征集到军队中服兵役的人员。(二)、某些国家分兵役为现役、预备役和后备役,服预备役期满后转入后备役…
装甲兵 [ zhuāng jiǎ bīng ]
也叫坦克兵。以坦克为基本装备,主要执行地面突击任务的陆军兵种。具有较强的火力、快速的机动力和较好的装甲防护力,是陆军…
非致命武器 [ fēi zhì mìng wǔ qì ]
利用声、光、电、化学等技术使敌方人员暂时丧失战斗力,使敌方军事装备、设施瘫痪失效的武器。如激光武器、次声武器等。也叫…
核武器 [ hé wǔ qì ]
利用核子反应的冲击波和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的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放射性战剂。也叫“核子武器&rd…
叫唤 [ jiào huan ]
(一)、大声叫:疼得直叫唤。(二)、(动物)叫:牲口叫唤。小鸟儿在树上唧唧喳喳地叫唤。
此起彼落 [ cǐ qǐ bǐ luò ]
此起彼落 同“ 此起彼伏 ”。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七节:“时大时小时缩时伸是经常的,此起彼落…
战阵 [ zhàn zhèn ]
作战或比赛的阵势;战场阵地久经战阵的老战士作战的阵法教之战阵
雅尔塔会议 [ yǎ ěr tǎ huì yì ]
也叫“克里米亚会议”。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
战战慄慄 [ zhàn zhàn lì lì ]
战战慄慄(戰戰慄慄)见“ 战战栗栗 ”。
以战去战 [ yǐ zhàn qù zhàn ]
以战去战(以戰去戰) 用战争消灭战争。《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鸣嘶 [ míng sī ]
鸣叫;嘶叫。
鸣叫 [ míng jiào ]
(鸟、昆虫等)叫:蟋蟀鸣叫。汽笛鸣叫。
美元 [ měi yuán ]
也叫美金。美国的法定货币。1793年开始发行。原为金币,1934年改为纸币。法定每盎司黄金价格为35美元。第二次世界…
战例 [ zhàn lì ]
战争、战役或战斗的事例:光辉战例。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助耕 [ zhù gēng ]
(一)、指皇帝行藉田礼时为从耕朝官配备的耕作人员。(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为抗属、军属耕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