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人 [ pì rén ]
(一)、避开坏人。指躲避无道之君。(二)、谓驱除行人使避开。
开天辟地 [ kāi tiān pì dì ]
古代神话中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从此才有人类。后来用“开天辟地”比喻有史以来。辟:开辟。
兄弟之雠辟诸千里之外 [ xiōng dì zhī chóu pì zhū qiān lǐ zhī wài ]
《周礼·地官·调人》:「父之雠,辟诸海外;兄弟之雠,辟诸千里之外。」
辟辟 [ pì pì ]
象声词。如手指弹石之声。《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王冰 注:“辟辟如弹石,…
辟廱 [ pì yōng ]
即辟雍。《诗·大雅·灵台》:“於论鼓鐘,於乐辟廱。”《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文选·潘…
辟彊 [ pì qiáng ]
(一)、古代君主专用之号。取开疆拓土之意。汉 贾谊《新书·审微》:“昔者 卫侯 朝於 周,周 行人问其名。曰:‘卫侯…
鸿蒙初辟 [ hóng méng chū pì ]
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辟易 [ bì yì ]
退避(多指受惊吓后控制不住而离开原地):辟易道侧。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警辟 [ jǐng pì ]
言论、意见、见解等,精辟动人。
且而 [ qiě ér ]
且如也。《论语·微子》:「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正义:「且、而皆言辞。」
桃戈 [ táo gē ]
用桃木制的戈。古人用以辟邪。
辟质 [ pì zhì ]
即辟积。辟,通“襞”。
鸿蒙 [ hóng méng ]
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鸿蒙初辟。
辟书 [ bì shū ]
征召的文书。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太尉蒋济》:“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陈书·孔奂传…
辟池 [ pì chí ]
即辟雍。辟,通“璧”。
刚卯 [ gāng mǎo ]
汉 代人用以辟邪的佩饰。于正月卯日制成,以金、玉或桃木为材料,刻有辟邪内容的文字。
开辟 [ kāi bì ]
打通;开拓开辟光辉的未来创立开辟航线开办开辟专栏
继往开来 [ jì wǎng kāi lái ]
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宾辟 [ bīn pì ]
亦作“賔辟”。征辟,征召。
人迹稀罕 [ rén jì xī hǎn ]
指荒凉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罕,少。
刺刃 [ cì rèn ]
杀人之刃也。《礼记·少仪》:「凡有刺刃者,以授人则辟刃。」
僻僻 [ pì pì ]
便黠貌,商人丑称也。汉、扬雄《方言·卷三》:「南楚凡骂庸贱为之田儓,或为之襾,或谓之辟辟,商人丑称也。注:「僻僻,便…
徵辟 [ zhǐ bì ]
谓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后汉书·儒林传下·蔡玄》:“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録者万六千人…
辟王 [ pì wáng ]
(一)、邪僻的君王。《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杜预 注:“言 三代 亦有邪辟之君,但赖其先人…
辟仗 [ pì zhàng ]
(一)、即仪仗、仪卫。因其负责清道保卫,故称。《新唐书·突厥传上》:“我闻 晋王 丁夜得辟仗出,我乘间突进,可犯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