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年豆蔻 [ bǐ nián dòu kòu ]
彼年,那年。豆蔻,我们常说的豆蔻年华 指的是 15、16岁的时光.彼年豆蔻就是说 那年15、16岁的时光。
迦拘勒 [ jiā jū lè ]
肉豆蔻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肉豆蔻》。
豆蔻年华 [ dòu kòu nián huá ]
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草豆蔻 [ cǎo dòu kòu ]
亦称“草果”。植物名。对肉豆蔻而言。多年生草本,种子可入药。《通志·昆虫草木二》:“豆蔻曰草果,亦曰草豆蔻。苗叶似山…
草果 [ cǎo guǒ ]
(一)、见“草豆蔻”。(二)、方言。指草莓。
草蔻丸 [ cǎo kòu wán ]
名称:草蔻丸 组成:草豆蔻3枚,乌头3枚(盐水浸少时,炒),益智1分,青橘皮(汤浸,焙,去白)1分。
荳蔻 [ dòu kòu ]
(一)、植物名。又称"草荳蔻"﹑"白荳蔻"。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有芳香气味。果实和种子可入药。
白豆蔻 [ bái dòu kòu ]
植物名。子可入药。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白豆蔻,出 伽古罗国 ,呼为多骨。形似芭蕉,叶似杜若,长八、九…
红豆蔻 [ hóng dòu kòu ]
植物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红豆蔻》:“红豆蔻花丛生……一穗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则下垂如…
百子堂 [ bǎi zǐ táng ]
(一)、草豆蔻的别名。(二)、旧时妇女求子的庙宇。
银筵 [ yín yán ]
竹席之美称。 唐 杜牧 《朱坡》诗:“蜗壁斕斑蘚,银筵荳蔻泥。”
酱羊腿 [ jiàng yáng tuǐ ]
羊腿1只、干黄酱、甜面酱、姜、花椒、大料、桂皮、砂仁、白芷、豆蔻。
蔻蔻 [ kòu kòu ]
见〖可可〗。
青硫丸 [ qīng liú wán ]
青硫丸--组成为木香1两,硫黄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肉豆蔻1两。
兰蔻 [ lán kòu ]
拼音:lán kòu 简介 兰蔻诞生于1935年的法国,是由Armand Petitje…
寇修酒 [ kòu xiū jiǔ ]
作为犹太教一部分的寇修酒,它是一种按照犹太法律要求生产的葡萄酒。而蔻修这个字本身源自Kashrut,在希伯来语中有“…
金钗之年 [ jīn chāi zhī nián ]
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13岁称豆蔻年华,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
虚疟饮 [ xū nüè yǐn ]
名称:虚疟饮 别名:虚疟饮 组成:赤色鲜首乌8钱,当归3钱,甜白术3钱,青皮1钱5分,草蔻仁1钱,炒柴胡5分,炙甘草…
鸳鸯花 [ yuān yāng huā ]
(一)、指石楠花。石楠正、二月间开花,冬有二叶为花苞,一花六叶,成对而生。故称。(二)、红豆蔻花的别称。因每蕊心有两…
松雨 [ sōng yǔ ]
水降松林,雨声如涛,称为松雨。 唐 皇甫松 《浪淘沙》诗之二:“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野艇秋。” 唐 白居易 《湖…
萝卜子散 [ luó bo zǐ sàn ]
名称:萝卜子散 别名:萝卜子散 组成:萝卜子5两(炒令熟,捣罗取末1两,余者有油,别研如膏),草豆蔻半两,沉香半两,…
巴儿 [ bā er ]
(一)、猿的别称。唐 元稹《通州丁溪馆别李景信》诗:“山深虎横馆无门,夜集巴儿扣空木。”(二)、指 巴 蜀(今 四川…
傅粉燎香 [ fù fěn liáo xiāng ]
《飞燕外传》:「赵后浴五蕴七香汤,踞通香沉水坐燎降神百蕴香。婕妤浴荳蔻汤,傅露华百英粉。帝尝私语樊嬺曰:『后虽有异香…
蛮歌 [ mán gē ]
南方少数民族之歌。 唐 杜甫 《夜》诗之一:“蛮歌犯星起,重觉在天边。” 唐 皇甫松 《浪淘沙》诗之二:“蛮歌豆蔻北…
格林纳达 [ gé lín nà dá ]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344平方千米。人口11万(1987年)。首都圣乔治。主岛格林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