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偷 [ gǒu tōu ]
(一)、“苟且偷安”之略语。(二)、苟媮:同“苟偷”。
义不生财 [ yì bù shēng cái ]
主持正义者不苟取财物。亦作“义不生财,慈不主兵。”
活尸 [ huó shī ]
指毫无生气的人。多比喻苟延残喘行将灭亡的事物。
因循苟安 [ yīn xún gǒu ān ]
因循:沿袭;苟安:暂且偷生。指因袭旧套,搪塞应付,不思长进。
瓦全 [ wǎ quán ]
比喻没有气节,苟且偷生(常与“玉碎”对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苟言 [ gǒu yán ]
(1).不实之言。 汉 刘向 《说苑·谈丛》:“恶言不出口,苟言不留耳。”《新唐书·李翱传》:“然其为状者,皆故吏门…
忍辱偷生 [ rěn rǔ tōu shēng ]
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不妄言笑 [ bù wàng yán xiào ]
释义 义参「不苟言笑」。见「不苟言笑」条。
苟延残喘 [ gǒu yán cán chuǎn ]
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含贬义)。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 苟延:勉强延…
阿意苟合 [ ē yì gǒu hé ]
阿:迎合,曲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大节不夺 [ dà jié bù duó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苟进 [ gǒu jìn ]
苟且进取,以求禄位。《楚辞·贾谊<惜誓>》:“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 王逸 注:“言士有偷合於世,苟欲进取…
哗晔 [ huá yè ]
夸耀。 明 归有光 《示徐生书》:“苟唯浮逞譁曄,与庸同事,而口舌是恣,曰‘吾有以异于人人’,则非独生欺予,予亦欺生…
阿谀苟合 [ ē yú gǒu hé ]
阿:迎合,曲从;阿谀:曲意逢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曳尾泥涂 [ yè wěi ní tú ]
(一)、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同“曳尾涂中”。(二)、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遇事不苟 [ yù shì bù gǒu ]
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不敢苟同 [ bù gǎn gǒu tóng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訾抑 [ zī yì ]
攻讦和贬低。《魏书·逸士传·李谧》:“余恐为 郑 学者,苟求必胜,竞生异端以相訾抑。”
忍垢偷生 [ rěn gòu tōu shēng ]
忍受耻辱,苟且活命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垢偷生。——《三国演义》亦作&ldqu…
搴采 [ qiān cǎi ]
采摘;采取。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应召北上》诗之四:“良人苟搴采,虽晚亦何咎。”
偷苟 [ tōu gǒu ]
苟且。
偷合苟从 [ tōu hé gǒu cóng ]
偷合苟从(媮合苟從) 迎合顺从。《汉书·元帝纪》:“媮合苟从,未肯极言,朕甚閔焉。” 颜师古 注:“媮与偷同。”
苟容曲从 [ gǒu róng qū cóng ]
苟:苟且,姑且;容:容身;曲:委曲;从:顺从。苟且容身,委曲顺从。比喻不分是非曲直,完全听命于权势者。
苟狥 [ gǒu xùn ]
见“ 苟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