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行禅 [ yī qiè xíng chán ]
大乘之一切行法皆含摄于禅定中。
行禅 [ xíng chán ]
佛教语。谓打坐静修。唐 白居易《传法堂碑》:“有问师之心要。曰:‘师行禪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众,殆百千万亿。应病授…
默照禅 [ mò zhào chán ]
禅宗术语,是一种禅定修行方法,以禅坐方式进行。
参禅 [ cān chán ]
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即习禅者为求开悟,到各处参学之意。一般依教坐禅或参话头的也叫参禅。参见〔禅宗〕
心铭 [ xīn míng ]
禅宗牛头宗开宗立派的法融禅师所著,是禅宗一篇修行指南。
出世间上上禅 [ chū shì jiān shàng shàng chán ]
佛家语,三种禅之一。大乘菩萨独自之禅定,《菩萨地持经》卷五所说。即自性禅(观心之实相而不向外求,故曰自性)、一切禅(…
禅钻 [ chán zuàn ]
谓以谈禅而行钻营之术。
禅乘 [ chán chéng ]
泛指佛教所称修行方法和教义。禅,禅那;乘,运载。即梵文(衍那)的意译。
禅定 [ chán dìng ]
(一)、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
梵辅天 [ fàn fǔ tiān ]
修初禅观不善行部分减少天。
禅病 [ chán bìng ]
(一)、佛教语。指妨害禅定修行的一切妄念。(二)、借指文笔雕琢、工巧。(三)、指禅定修行不当所引起的诸疾病。
苦行禅功 [ kǔ xíng chán gōng ]
禅七 [ chán qī ]
禅宗的教学方法。修禅者以七天为期限,密集的静坐及参话头,期能在此七天内开悟。「打七」是佛门中精进修行的一种仪规,随着…
告祭 [ gào jì ]
(一)、祭宗庙,告祖先。(二)、行封禅大典。
顿修 [ dùn xiū ]
佛教语。指佛教禅宗顿悟佛果的修行方法。
禅师 [ chán shī ]
敬辞称和尚,尤指有德行的和尚法海禅师
中坛 [ zhōng tán ]
古代为举行郊祀、封禅等大典而设的高台。
供头行者 [ gòng tóu háng zhě ]
禅宗寺庙中,供添饭羹、进茶菓及佛堂内点灯、烧香、打钟等杂役者曰供头行者。日、无着道忠《禅林象器笺·职位门》:「粥饭时…
三种禅 [ sān zhǒng chán ]
泛指佛教的三种禅,根本味禅,出世禅,出世间上上禅。
慧能 [ huì néng ]
一作“惠能”。唐代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本姓卢,世居范阳(今北京大兴),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原以卖柴为生,后…
信行禅师碑 [ xìn xíng chán shī bēi ]
旦过寮 [ dàn guò liáo ]
佛教指禅林行脚僧的宿泊处。以其夕来宿,过旦则去,故称。
禅让制 [ shàn ràng zhì ]
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又可分“内禅”与“外禅”,…
迅敏 [ xùn mǐn ]
犹敏捷。《五灯会元·临济宗·蒋山赞元禅师》:“机锋迅敏,解行相应。”
僧堂 [ sēng táng ]
禅堂,坐禅之所。
【词语拼音】xíng chán
【词语解释】佛教语。谓打坐静修。唐 白居易《传法堂碑》:“有问师之心要。曰:‘师行禪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众,殆百千万亿。应病授药,安可以一説尽其心要乎?’”唐 方干《题龟山穆上人院》诗:“牀上水云随坐夏,林西山月伴行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