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礼 [ fú lǐ ]
犹言陪礼。
偃旌 [ yǎn jīng ]
偃伏旌旗也。《仪礼·大射礼》:「举旌以宫,偃旌以商。」
般伏 [ pán fú ]
犹盘伏。屈身向下,一种行礼的动作。
拜伏 [ bài fú ]
(一)、跪拜俯伏。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二)、佩服的敬词。
匐伏 [ fú fú ]
伏地;趴伏。《平山冷燕》第八回:“ 冷絳雪 道:‘婢则匐伏叩头,何礼之有?’” 清 陈鳣 《对策》:“ 苏秦 过 洛…
兕中 [ sì zhōng ]
古代行射礼时用来盛计数筹码的器具。因形似伏兕,故名。
伏猎侍郎 [ fú liè shì láng ]
侍郎:官名。唐户部侍郎萧炅曾读“伏腊”为“伏猎”,因讥之为“伏猎侍郎”。后以指不学无术之人。《旧唐书.严挺之传》记载…
妪伏 [ yù fú ]
(1).鸟类以体孵卵。《礼记·乐记》:“羽者嫗伏,毛者孕鬻。” 孔颖达 疏:“谓飞鸟之属,皆得体伏而生子也。”(2)…
引遇 [ yǐn yù ]
犹礼遇。《后汉书·儒林传下·伏恭》:“十五年,行幸 琅邪,引遇如三公仪。”
虎中 [ hǔ zhōng ]
古代射礼用具名。刻木为伏虎形,凿其背为口,行射礼时纳筭筹于其中,用以记数。中,盛算筹之器。
退人 [ tuì rén ]
谓黜退人。《礼记·檀弓下》:“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第二表》:“伏望陛下存退人之…
颓尔 [ tuí ěr ]
厌伏不振貌。《周礼·考工记·梓人》:“爪不深,目不出,鳞之而不作,则必穨尔如委矣。” 孙诒让 正义:“此穨尔形容厌伏…
顶礼 [ dǐng lǐ ]
跪下,两手伏在地上,用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礼: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今多用于贬义)。
蹲踞 [ dūn jù ]
(一)、踞坐。古人以此为野蛮无礼的举动。(二)、蹲或坐;蹲。(三)、指兽类蹲立或踞伏。
下谋 [ xià móu ]
神农氏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疏:「案,《孝经纬》云:『伏羲之乐曰立基,神农之乐曰下谋,祝融之乐曰属续。』。」;…
飨礼 [ xiǎng lǐ ]
古代一种隆重的宴饮宾客之礼。《周礼·秋官·大行人》:“饗礼九献。”《吕氏春秋·长攻》:“於是与 蔡侯 以饗礼入於 息…
数伏 [ shǔ fú ]
进入伏天;伏天开始。见〖三伏〗。
涓辰 [ juān chén ]
选择吉利的时辰。 宋 沉遘 《台州通判都官》:“伏审涓辰之良,受署以礼。”《宋史·乐志八》:“克禋克祀,揆日涓辰。”
世宦 [ shì huàn ]
代代作官。《红楼梦》第五四回:“既説是世宦书香大家子的小姐,又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的,就是告老还家,自然奶妈子…
上礼 [ shàng lǐ ]
(1).最高之礼。《老子》:“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2).特殊礼遇。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相国拜齐王…
庚伏 [ gēng fú ]
即三伏。因三伏中的初伏、中伏分别自夏至后的第三、第四个庚日开始,而末伏自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故三伏亦称“庚伏”。
隅辟 [ yú pì ]
边境,国境。辟,通“ 僻 ”。《汉书·礼乐志》:“姦伪不萌,祅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颜师古 注:“四貉犹言…
三伏 [ sān fú ]
(一)、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
伏腊 [ fú là ]
(一)、亦作“伏臈”。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留侯 死,并葬…
匍伏 [ pú fú ]
跪伏;趴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