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子 [ èr wǔ zǐ ]
东北方言,指对技术、知识、专业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又喜欢滥竽充数的人。
二五耦 [ èr wǔ ǒu ]
晋献公 嬖人 梁五、东关五 在为 骊姬 的儿子夺取君位时朋比为奸,晋 人称为“二五耦”。《左传·庄公二十八年》:“驪…
五言 [ wǔ yán ]
(一)、五德之言。(二)、五个字的句子。(三)、见“五言诗”。
次子 [ cì zǐ ]
也称仲子,一作中子(多见于二十五史),就是第二个儿子。
子男 [ zǐ nán ]
(一)、子爵和男爵。古代诸侯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和第五等。(二)、儿子。
五就 [ wǔ jiù ]
(一)、五匝。(二)、《孟子·告子下》:“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赵岐注:“伊尹为汤见贡於桀,不用,而归汤。
三麾 [ sān huī ]
诸侯的旌旗。天子五麾(青、赤、白、黄、黑)中减去黄、黑二色,即成三麾。《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
五男二女 [ wǔ nán èr nǚ ]
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到镜 [ dào jìng ]
梁人。溉之子,字圆照,五岁便口授诗。官至太子舍人。见《梁书·卷四十》、《南史·卷二十五》。
十经童子 [ shí jīng tóng zǐ ]
南朝宋周续之十二岁时通五经五纬,被称为“十经童子”。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周续之》:“周续之,字道祖,雁门人……十二…
二十五老 [ èr shí wǔ lǎo ]
指二十五位智慧的长者。典出汉刘向《说苑·尊贤》:“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
午日 [ wǔ rì ]
(一)、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二)、干支逢午的日子。(三)、中午。
二十五絃 [ èr shí wǔ xián ]
亦作“二十五弦”。古代由二十五根弦组成的一种琴瑟。《淮南子·泰族训》:“琴不鸣,而二十五絃各以其声应。”《汉书·郊祀…
吆五喝六 [ yāo wǔ hè liù ]
(一)、掷色子时的喊叫声(五、六是色子的点子),泛指赌博时的喧哗声。(二)、形容盛气凌人的样子:整天吆五喝六地抖威风…
五尺童子 [ wǔ chǐ tóng zǐ ]
五尺童子 同“ 五尺之童 ”。 汉 扬雄 《解嘲》:“五尺童子,羞比 晏婴 与 夷吾 。” 明 陆深 《春风堂随笔》…
伯鱼 [ bó yú ]
(一)、孔子的儿子鲤的字。见《孔子家语·本姓解》。(二)、汉第五伦的字。
加笄 [ jiā jī ]
谓以簪束发。古时女子十五岁始加笄,表示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
二显 [ èr xiǎn ]
泰如方言,指傻子、白痴、二百五,贬义词。
五侯 [ wǔ hòu ]
(一)、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参见“五侯九伯”。(二)、指同时封侯的五人。(三)、泛指权贵豪门。
五显灵官 [ wǔ xiǎn líng guān ]
即五通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店前一个小小堂子,供着五显灵官。”
偏列 [ piān liè ]
古代战车二十五乘称偏,五偏为列。《尉缭子·制谈》:“古者士有什伍,车有偏列。”
响糖狮子 [ xiǎng táng shī zi ]
食品名。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这二百五十锭儘勾了,先去买十隻大羊,五果五菜,响糖狮子。”
十经 [ shí jīng ]
(一)、十部儒家经典。《宋书·百官志上》:“国子祭酒一人,国子博士二人,国子助教十人。《周易》、《尚书》、《毛诗》、…
四类 [ sì lèi ]
(一)、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在四郊祭祀天神。(二)、指五色、五声、五臭、五味。见《尹文子·大道上》。(三)、指经、史、…
荆文王 [ jīng wén wáng ]
(一)、楚文王。(二)、荆文王恐其害己也。--《韩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