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弦 [ wǔ shí xián ]
传说中善弦歌的女神 素女 所鼓之瑟为五十弦。
二十五弦 [ èr shí wǔ xián ]
古代由二十五根弦组成的一种琴瑟。《淮南子·泰族训》:“琴不鸣,而二十五絃各以其声应。”《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
箜篌 [ kōng hóu ]
古代弦乐器,分卧式、竖式两种,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
仰延 [ yǎng yán ]
舜时,制二十三弦瑟之人。《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瞽叟乃拌五弦之瑟,作以为十五弦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舜立…
古筝 [ gǔ zhēng ]
[zheng,a Chinese zither with 25 strings] 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弦十三根…
二十五絃 [ èr shí wǔ xián ]
亦作“二十五弦”。古代由二十五根弦组成的一种琴瑟。《淮南子·泰族训》:“琴不鸣,而二十五絃各以其声应。”《汉书·郊祀…
五弦琴 [ wǔ xián qín ]
古乐器名。《礼记·乐记》:“昔者 舜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孔颖达 疏:“谓无文武二弦,惟宫商等五弦也。”《…
扬琴 [ yáng qín ]
击奏弦鸣乐器。琴身梯形。通常有钢丝弦数十档,每档三五根,用双签击奏。常用于伴奏和民乐合奏。
迎春乐 [ yíng chūn lè ]
词牌名。始见于 宋 柳永 《乐章集》。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共七体。字数有五十、五十一、五十…
笙筑 [ shēng zhù ]
笙和筑。筑,古弦乐器。似琴,十三弦,用竹尺击弦发音。
弹冰 [ dàn bīng ]
弹奏弦乐器。古人谓以冰蚕之丝制为冰弦,故称。 宋 高观国 《喜迁莺》词:“寳瑟弹冰,玉臺窥月,浅澹可怜偷聚。” 元 …
五絃 [ wǔ xián ]
亦作“ 五弦 ”。古代乐器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 舜 鼓五絃,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汉 张衡 《归…
月衔半规 [ yuè xián bàn guī ]
衔:含;规:圆形。指农历初八、九或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上弦、下弦的日子
悲筑 [ bēi zhú ]
即筑。古击弦乐器名,形似琴,十三弦。其音悲,故称。
四弦曲 [ sì xián qǔ ]
乐府《相和歌》的一部。《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四弦曲》郭茂倩 题解引《古今乐录》:“张永《元嘉技録》有《四弦》一曲,…
古琴 [ gǔ qín ]
我国很古就有的一种弦乐器,用梧桐等木料做成,有五根弦,后来增加为七根,沿用到现代。也叫七弦琴。
弦子 [ xián zǐ ]
(1). 春秋 时 弦国 国君为子爵,故称“弦子”。《左传·僖公五年》:“ 楚 鬭穀於菟 灭 弦 , 弦子 奔 黄 …
二胡 [ èr hú ]
由两条相差五度,一头张在槌形小木筒上而另一头系在琴杆顶端弦轴上的丝弦构成的中国弓弦乐器
雅托噶 [ yǎ tuō gá ]
拼音:yǎ tuō gá 概述 雅托噶,蒙古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筝。汉族称其为蒙古筝。流行于内蒙古自治…
中提琴 [ zhōng tí qín ]
拉弦乐器。在管弦乐队和重奏中,它的声部低于第一、第二提琴,高于大提琴。用中音谱号记谱。定弦比小提琴低五度。
蜀国絃 [ shǔ guó xián ]
乐府相和歌辞名。又名《四弦曲》、《蜀国四弦》。 南朝 梁简文帝 、 隋 卢思道 、 唐 李贺 等均有此作。《乐府诗集…
蜀国弦 [ shǔ guó xián ]
乐府相和歌辞名。又名《四弦曲》、《蜀国四弦》。 南朝 梁简文帝 、 隋 卢思道 、 唐 李贺 等均有此作。《乐府诗集…
贞絃 [ zhēn xián ]
即弦。弦直,故称。唐 孟郊《遣兴》诗:“絃贞五条音,松直百尺心。贞絃含古风,直松凌高岑。”
柏国 [ bǎi guó ]
古国名。在今 河南省 西平县 。 春秋 时为 楚 所灭。《左传·僖公五年》:“ 楚 鬭穀於菟 灭 弦 , 弦 子奔 …
十四弦 [ shí sì xián ]
见“十四絃”。古乐器名。因有十四根弦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