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锡 [ zhàng xī ]
拄着锡杖。谓僧人出行。锡,锡杖,云游僧所持法器。晋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释法师以 隆安 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
杖锡僧 [ zhàng xī sēng ]
游方僧。《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杖锡僧投 灵隐 去,卖花人向柳洲来。”
锡杖 [ xī zhàng ]
佛教的杖形法器,头部装有锡环。
振锡 [ zhèn xī ]
谓僧人持锡出行。锡,锡杖。杖头饰环,拄杖行则振动有声。
禅锡 [ chán xī ]
即佛教法器锡杖,杖头有锡环,故名。
顿锡 [ dùn xī ]
谓僧人住止。锡,锡杖。
警锡 [ jǐng xī ]
犹振锡。谓僧人出行。警,通“惊”;锡,锡杖。
金锡 [ jīn xī ]
指锡杖。
锡环 [ xī huán ]
锡杖杖首的圆环。摇杖可振环发声。 唐 陆龟蒙 《寒日逢僧》诗:“瘦脛高褰梵屧轻,野塘风劲锡环鸣。”
巡锡 [ xún xī ]
指僧人云游。锡,指僧人的锡杖。
传锡 [ chuán xī ]
谓佛门师徒相传授。锡,指锡杖。
仗锡 [ zhàng xī ]
指僧人手持锡杖。
真锡 [ zhēn xī ]
指僧人所用的锡杖。
寄锡 [ jì xī ]
僧人在某处居留。锡,僧人出外所用的锡杖。
毳锡 [ cuì xī ]
毳衲和锡杖。借指僧人。
放锡 [ fàng xī ]
放下锡杖。谓僧人止息。
飞锡 [ fēi xī ]
谓僧人等执锡杖飞空。
缾锡 [ píng xī ]
僧侣所用的钵盂和锡杖。
行锡 [ xíng xī ]
僧人出行时率以锡杖自随,因称僧人行走为行锡。
铁锡 [ tiě xī ]
(一)、铁和锡。(二)、唐代一种劣质钱币。以铁和锡熔铸而成。(三)、指锡杖。
担锡 [ dān xī ]
(1).锡杖横担在肩上。锡,锡杖,僧人的法器。 唐 岑参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担锡 香鑪 緇,钓鱼沧浪翁。”…
隙弃罗 [ xì qì luó ]
梵文khākkhara的音译。意译为锡杖。
弭锡 [ mǐ xī ]
驻锡。谓云游的僧人住止于某地。锡,僧人所用之锡杖。 明 徐渭 《天竺僧》诗:“扬帆 三竺 涘,弭锡 五羊城 。”
伫锡 [ zhù xī ]
谓僧人留居某地或某寺。锡指锡杖。明 陈子龙《游云栖寺作》诗:“昔圣开宝地,佇锡此何年。”参见“住锡”。
银杖 [ yín zhàng ]
锡杖的美称。叶玉森《印度故宫词》:“银杖分明忆昔年,圣水如带佛垂怜。”
【词语拼音】zhàng xī
【词语解释】拄着锡杖。谓僧人出行。锡,锡杖,云游僧所持法器。晋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释法师以 隆安 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唐 崔颢《赠怀一上人》诗:“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明 宋濂《佛慧圆明广照无边普利大禅师塔铭》:“师度不为时所容,与弟子 希昇 杖锡踰 涛江 而东,至 乌伤 之 伏龙山。”清 孙枝蔚《劝酒歌》之一:“正逢老僧杖锡来,见我相劝学参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