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漏 [ cù lòu ]
短促的漏声。漏,古代滴水计时器。 唐 李商隐 《促漏》诗:“促漏遥鐘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
不欺屋漏 [ bù qī wū lòu ]
不欺屋漏 同“ 不愧屋漏 ”。《好逑传》第八回:“台兄乃不欺屋漏之君子,不胜愧悔。”
仪漏 [ yí lòu ]
即漏刻。因漏刻是计时的仪器,故名。
仁宥 [ rén yòu ]
仁德宽宥。 唐 王起 《瞽者告协风赋》:“陛下以美利利四海,以仁宥宥万国。”
壶房 [ hú fáng ]
清 代钦天监设的漏刻室,又名“浮漏堂”。
跑风 [ pǎo fēng ]
(一)、专门在外探听消息。(二)、漏风;漏气。
点水不漏 [ diǎn shuǐ bù lòu ]
点水不漏(點水不漏) 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清漏 [ qīng lòu ]
(一)、清晰的滴漏声。古代以漏壶滴漏计时。(二)、借指时间。
不见怪 [ bù jiàn guài ]
不在意、不责怪。《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如不见怪,小弟也有一句盲瞽之言。」
转漏 [ zhuǎn lòu ]
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转漏”指漏箭移动的顷刻。形容时间很短。
漏子 [ lòu zi ]
漏洞:这戏法儿变得让人看不出漏子来。
盲瞽 [ máng gǔ ]
(一)、看不见。比喻无知或不明事理。汉 王充《论衡·谢短》:“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遗落 [ yí luò ]
(一)、遗失;散失。(二)、遗漏;漏掉。
矇昧 [ méng mèi ]
眼睛看不清。汉.蔡邕〈瞽师赋〉:「夫何蒙昧之瞽兮,心穷忽以郁伊。」不开通、不明理。《三国志.卷四二.蜀书.谯周传》:…
箭滴 [ jiàn dī ]
谓漏箭随水浮沉,不断移动。滴,谓漏壶滴水。
星移漏转 [ xīng yí lòu zhuǎn ]
星移漏转(星移漏轉) 星位移位,更漏转换。谓夜深。 明 刘基 《花犯·秋夜》词:“夜何其,星移漏转,凉蟾照无睡。”
漏掉 [ lòu diào ]
遗漏、漏失。如:「赶快把你的登山装备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掉什么。」
检漏 [ jiǎn lòu ]
(一)、检修房顶漏雨部分。(二)、检查泄漏。
禁漏 [ jìn lòu ]
宫中计时漏刻。亦指漏刻发出的声响。
箭水 [ jiàn shuǐ ]
漏壶的水。古代漏箭随着漏壶滴下的水在受水壶中上浮以指示时辰。
披索 [ pī suǒ ]
翻阅求索。 清 陈确 《瞽言四·与刘伯绳书》:“若只据图披索,一览斯尽,何烦推勘?”
透露 [ tòu lù ]
透漏;泄漏消息透露自己的意思
挂漏 [ guà lòu ]
挂一漏万:挂漏之处,在所难免。
漏屋 [ lòu wū ]
(一)、简陋的房屋。漏,通“陋”。(二)、漏雨的房屋。
谓为 [ wèi wéi ]
说是,以为。 明 刘基 《郁离子·瞽聩》:“ 商陵君 谓为豢龙来,矢螘以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