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馆 [ yí guǎn ]
清 代称外国人在 中国 的馆舍。清 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宜勒限使夷人徙 澳门,不许留一夷。留夷馆一所,…
四夷馆 [ sì yí guǎn ]
(一)、北魏 时在 洛阳 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永桥 以南,…
武夷山公馆大桥 [ wǔ yí shān gōng guǎn dà qiáo ]
武夷山公馆大桥 -简介 武夷山公馆大桥位于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和国家武夷山度假区,横跨崇阳溪河道,是度假区南部通往南武…
马占 [ mǎ zhàn ]
[英merchant]方言。经纪人;买办。 清 林则徐 《喻洋商责令外商呈缴烟土稿》:“况夷馆係该商所盖,租与夷人居…
辛夷坞 [ xīn yí wù ]
唐 诗人 王维 别墅“辋川山庄”胜景之一。坞上植有辛夷,故名。《新唐书·文艺传中·王维》:“别墅在 輞川 ,地奇胜,…
提督四夷馆 [ tí dū sì yí guǎn ]
质馆 [ zhì guǎn ]
古代接纳外族或外国降者质子的馆舍。《后汉书·鲜卑传》:“邓太后 赐 燕荔阳 王印綬,赤车参驾,令止 乌桓 校尉所居 …
武夷君 [ wǔ yí jūn ]
古代传说中 武夷山 的仙人。《史记·封禅书》:“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 黄帝 用一梟破镜…… 武夷君 用乾鱼。”司马…
蛮夷邸 [ mán yí dǐ ]
古代供来朝邻族、邻国的使者所住的馆舍。《汉书·元帝纪》:“﹝ 建昭 三年﹞秋,使护 西域 骑都尉 甘延寿、副校尉 陈…
阳夷 [ yáng yí ]
古代东方九 夷 之一。《后汉书·东夷传》:“夷 有九种,曰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
会同馆 [ huì tóng guǎn ]
元、明、清 三朝接待藩属贡使的机构。《元史·百官志一》:“会同馆,秩从四品。掌接伴引见诸番蛮夷峒官之来朝贡者。至元 …
方夷 [ fāng yí ]
我国古时少数民族之一。《竹书纪年》卷上:“二年, 方夷 来宾。”《后汉书·东夷传序》:“夷有九种,曰 畎夷 、 于夷…
四门馆 [ sì mén guǎn ]
即四门学。 宋 王谠 《唐语林·学旧六馆》:“有国子馆、太学馆、四门馆、书馆、律馆、算馆,国子监都领之。”
杨亿 [ yáng yì ]
人名。(公元974~1020) 字大年。宋朝建州浦城人。少称神童,真宗时,累擢知制诰,入翰林为学士,兼史馆修撰,文思…
白夷 [ bái yí ]
(一)、东夷之一种。《后汉书·东夷传》:“夷 有九种,曰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六馆 [ liù guǎn ]
(一)、国子监之别称。(二)、谓清之实录馆、文颖馆、国史馆、四库全书馆、四库会要馆、内廷方略馆。
希夷 [ xī yí ]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烂开 [ làn kāi ]
盛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争春馆》:“ 扬州 太守圃中有杏花数十畷,每至烂开,张大宴,一株令一倡倚其旁,立馆曰 …
犷卤 [ guǎng lǔ ]
粗野愚钝。明 沉德符《野获编·外国·夷人市瓷器》:“馆夫装车,其高至三丈餘,皆 韃靼、女真 诸虏……此盖出 朱勔 父…
玄夷 [ xuán yí ]
(1).我国古代东夷九种之一。《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 畎夷 , 于夷 , 方夷 , 黄夷 , 白夷 ,…
入馆 [ rù guǎn ]
谓进入三馆供职。馆,三馆。
以夷伐夷 [ yǐ yí fá yí ]
以夷伐夷 使夷人自相攻伐。《后汉书·邓训传》:“议者咸以 羌 、 胡 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资治通…
洪迈 [ hóng mài ]
人名。(公元1123~1202)字景卢,宋鄱阳人。绍兴末年使金,因书用敌国礼,金人怒,锁使馆,备受屈辱而还。累官端明…
公使馆 [ gōng shǐ guǎn ]
以公使为馆长的外交代表机关。等级低于大使馆。馆员、职务与大使馆同。详“大使馆”。
参赞 [ cān zàn ]
使馆中职位仅次于使馆馆长的高级外交官。一般有政务、商务、文化、新闻参赞等。协助使馆馆长工作。在一些国家的使馆中,还设…
【词语拼音】yí guǎn
【词语解释】清 代称外国人在 中国 的馆舍。清 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宜勒限使夷人徙 澳门,不许留一夷。留夷馆一所,为互市之栖止。”太平天囯《洪仁玕自述》:“甲寅由 上海,洋人不肯送予进 南京,其 上海 城内红兵不信予为 天王 之弟,乃在夷馆学习天文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