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草堆 [ gān cǎo duī ]
聚集的干草垛。
垛草 [ duǒ cǎo ]
堆积干草。
堆垛 [ duī duǒ ]
堆积成垛(如干草)
干松 [ gān song ]
干燥松散:躺在干松的草堆上晒太阳。
土粪 [ tǔ fèn ]
用粪尿搀上干草、垃圾等堆制而成的农家肥料。
草垛 [ cǎo duǒ ]
存放草类(如谷类植物、稻草或干草)的露天的长垛或长堆,并经常覆以茅草顶用以防潮
草堆 [ cǎo duī ]
草丛或青草堆聚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三回》:「山冈边见一草堆,帝与王卧于草堆之畔。」
柴堆 [ chái duī ]
柴草堆。堆积在一起的柴。
蓬宿草次 [ péng sù cǎo cì ]
在蓬草中过夜,在草堆里住宿。
梢间 [ shāo jiān ]
堆放柴草的房间。
青墩 [ qīng dūn ]
亦作“青墪”。长满青草的土堆。指坟墓。
干草 [ gān cǎo ]
晒干的草,有时特指晒干的谷草。
黄远 [ huáng yuǎn ]
药草名。射干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射干》。
麦码子 [ mài mǎ zǐ ]
麦草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大伙从草屋里,从公道上,从园子里,从柴火堆后面,从麦码子旁边,从四面八方…
枯草 [ kū cǎo ]
枯萎的草;干草。
鬼扇 [ guǐ shàn ]
射干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射干》。
稍间 [ shāo jiān ]
梢间。指房屋梢端处的一间,常用以堆放柴草等。
积苏累块 [ jī sū léi kuài ]
苏:柴草;累:重叠;块:土块。堆积的柴草和重迭的土块。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累块积苏 [ lěi kuài jī sū ]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燥荻枯柴 [ zào dí kū chái ]
荻:荻草,似芦苇。干燥的荻草,干枯的柴木。指易燃之物。
摊晒 [ tān shài ]
将干草等摊开使晒干。
灰棚 [ huī péng ]
(一)、堆草木灰的矮小的房子。(二)、(灰棚儿)灰顶的小房子。
草房 [ cǎo fáng ]
用茅草、稻草或其他干草盖的房子。
尘芥 [ chén jiè ]
尘土和小草,喻指轻微不值得重视的东西,或指垃圾堆
衰草 [ shuāi cǎo ]
干枯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