钲鼙 [ zhēng pí ]
即钲鼓。
应鞞 [ yìng pí ]
见“应鼙”。
战鞞 [ zhàn pí ]
见“战鼙”。
铙鼙 [ náo pí ]
铙鼓与鼙鼓。借指乐府中的铙歌与鼙舞歌。 元 吴莱 《忆寓方子清》诗:“经筌参《老》《易》,乐府録鐃鼙。”
秋鼙 [ qiū pí ]
秋战中的鼙鼓声。 唐 孟郊 《猛将吟》:“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
司钲 [ sī zhēng ]
负责击鼓敲钲之事。
呜金收兵 [ wū jīn shōu bīng ]
用敲钲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鸣金,敲钲,古代作战收兵信号。
鼓鞞 [ gǔ pí ]
见“鼓鼙”。
朔鼙 [ shuò pí ]
即鼙鼓。古代射礼奏乐时,须先击鼙鼓,故称。
鞞革 [ pí gé ]
鼙鼓。
霜鼙 [ shuāng pí ]
霜天中的鼙鼓声。
鸣钲 [ míng zhēng ]
敲击钲、铙或锣。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号。
鼙鼓 [ pí gǔ ]
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鼙鼓喧天。
鼙角 [ pí jiǎo ]
鼙鼓和号角。亦指击鼓和吹号的声音。《新唐书·康承训传》:“帝遣中人 康道隐 宣慰 徐州 , 勛 郊迎,旗鎧矛戟亙三十…
擂鼙 [ lèi pí ]
亦作“攂鼙”。击鼓。
櫑鞞 [ léi pí ]
击鼓。鞞,同“鼙”。鼓的一种。
鼗鼙 [ táo pí ]
鼗鼓与鼙鼓。二者均小鼓。
鼓钲 [ gǔ zhēng ]
(一)、鼓和钲。军中用以指挥进退。(二)、借指军中将帅。
烽鼓 [ fēng gǔ ]
(一)、烽火和鼓鼙,皆军中用以报警者。(二)、借指战事。
鼓吹乐 [ gǔ chuī lè ]
古乐的一种。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源于北方少数民族。
画鞞 [ huà pí ]
古代军中有画饰的小鼓。鞞,同“鼙”。
鼙吹 [ pí chuī ]
鼙鼓和号角。亦指击鼓和吹号的声音。
钲鞞 [ zhēng pí ]
即钲鼓。古代军旅常用以指挥进退,故亦引申为战争、祸乱。
渔阳鞞鼓 [ yǔ yáng pí gǔ ]
yú yáng bǐ gǔ 渔阳鞞鼓(漁陽鞞鼓) 见“ 渔阳鼙鼓 ”。
征鼙 [ zhēng pí ]
出征的鼓声。亦比喻战事。 前蜀 毛文锡 《甘州遍》词之二:“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明 俞汝言 《进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