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兵 [ lè bīng ]
(一)、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军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尽震。”《汉书·武帝纪》:“勒兵…
闲伏 [ xián fú ]
指隐伏的兵卒。《三国志·魏志·陈矫传》:“ 吴 军既退, 登 多设閒伏,勒兵追奔,大破之。”
燕然山 [ yàn rán shān ]
东汉 窦宪 领兵大破 北匈奴 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 唐 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请缨不繫 越 ,…
小试 [ xiǎo shì ]
稍微加以试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震扰 [ zhèn rǎo ]
惊动不安貌。《晋书·石勒载记上》:“晋 伏兵大发,败 季龙 于 巨灵口,赴水死者五百餘人,奔退百里,及于 勒 军。军…
梅勒章京 [ méi lè zhāng jīng ]
亦称“梅楞章京”。亦称“梅勒额真”。满语。清代八旗官名。顺治十七年后改称副都统。《清文献通考·职官一》:“凡我国官名…
严兵 [ yán bīng ]
犹陈兵;部署军队。《魏书·封敕文传》:“ 敕文 先严兵於壍外拒鬭,从夜至旦。”《新唐书·杜伏威传》:“ 伏威 引亲将…
上礼 [ shàng lǐ ]
(1).最高之礼。《老子》:“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2).特殊礼遇。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相国拜齐王…
浮收勒索 [ fú shōu lè suǒ ]
浮收勒索 见“ 浮收勒折 ”。
扐掯 [ lè kèn ]
勒掯。要挟,刁难。扐,通“勒”。
勒诈 [ lè zhà ]
勒索敲诈:勒诈钱财。
兵房 [ bīng fáng ]
(1). 明 清 时州县官府的部门之一,掌兵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新都 知县接了来文……即忙唤兵房僉牌出去,…
敲榨勒索 [ qiāo zhà lè suǒ ]
敲榨勒索 见“ 敲诈勒索 ”。
授兵 [ shòu bīng ]
古代藏兵器于国,有战事经祭告后发给兵士。《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及授兵,从司马…
启譬 [ qǐ pì ]
开导晓谕。《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 王敬则 勒兵殿庭,以板舆入迎帝。太后惧,自帅阉人索得之, 敬则 啟譬令出…
啓譬 [ qǐ pì ]
开导晓谕。《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王敬则 勒兵殿庭,以板舆入迎帝。太后惧,自帅阉人索得之,敬则 啟譬令出,引…
追官勒停 [ zhuī guān lè tíng ]
勒:强制。追夺官衔,勒令停职。
正兵 [ zhèng bīng ]
(1).指摆开阵势正面作战的军队。对“奇兵”而言。《尉缭子·勒卒令》:“正兵贵先,奇兵贵后。” 宋 苏洵 《权书上·…
勒勒蛛 [ lēi lēi zhū ]
勒勒蛛拼音:lè lè zhū意思:蜘蛛
释兵 [ shì bīng ]
(1).解除军事行动。《史记·封禅书》:“乃遂北巡 朔方 ,勒兵十万餘,还祭 黄帝冢 桥山 ,释兵 须如 。”(2)…
隆美尔(rommel,er [ lóng měi ěr ]
人名。(公元1891~1944)德国军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率兵出征多次,曾指挥德国的非洲兵团远征北非,因智勇双全…
伊勒希布 [ yī lè xī bù ]
辽刑部尚书曰伊勒希布。清、梁章钜《称谓录·刑部·伊勒希布》:「辽称刑部尚书曰伊勒希布。」
弥陀榻 [ mí tuó tà ]
即弥勒榻。民间误称 弥勒佛 为 弥陀佛,故有此称。
震瓦 [ zhèn wǎ ]
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军军 武安 西,秦 军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尽振。”唐 李白《发白马》诗:“武安 …
需勒 [ xū lè ]
勒索。
【词语拼音】lè bīng
【词语解释】(一)、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军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尽震。”《汉书·武帝纪》:“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餘里,威震 匈奴。”《陈书·高祖纪》:“﹝ 高祖 ﹞於是勒兵鼓行而进。”明 屠隆《綵毫记·誓死不从》:“大王正宜戮力勤王,勒兵讨贼。”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十年二月,杭州 沦没,将军 忠壮公 瑞昌、副都统 果毅公 杰纯 勒兵死守,鏖战六日夜,卒復省垣。”
(二)、犹陈兵。《汉书·隽不疑传》:“右将军勒兵闕下,以备非常。”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千百为羣,前后相继,吾又勒兵按甲,不听讨捕,若无恐惧,竝应安远。”《新唐书·越王系传》:“元振 以告 辅国,乃相与勒兵 凌霄门,迎太子,以难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