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审 [ dì èr shěn ]
指上级法院按照上诉程序对第一审案件进行第二级审理。简称二审。
第一审 [ dì yī shěn ]
指法院对诉讼案件的第一级审判。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审判分为第一审和第二审。简称一审。
第二审程序 [ dì èr shěn chéng xù ]
三级三审制 [ sān jí sān shěn zhì ]
我国现行法院系统所采之编制。三级即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三审即第一审、第二审、第三审。普通案件第一审由地方法…
审级 [ shěn jí ]
法院审理案件,在诉讼程序上有一定的级次。如第一审级、第二审级、第三审级。
复审 [ fù shěn ]
重复审查对已审案件进行第二次审理
更审 [ gēng shěn ]
重新审讯。即于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不服第二审法院之判决,而依法提起上诉,经第三审法院审理认为上诉有理由者…
原审 [ yuán shěn ]
对案件进行第二次审判时,称前一次审判为原审。
二审 [ èr shěn ]
第二审的简称。
初审 [ chū shěn ]
(一)、初次审查:初审合格。(二)、法律上指预审人员对被告人进行第一次审讯。
重审 [ chóng shěn ]
原审法院的判决在第二审程序中被上级法院撤销而重新审理。
合议制 [ hé yì zhì ]
由审判员或由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的审判组织形式。组成人数必须是单数。适用于第一审、第二审民事、行…
抗诉 [ kàng sù ]
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依法提出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从而引起第二审程序或审判监督程序的诉讼制…
再宥 [ zài yòu ]
指古代审理刑狱可减轻从宽处理的第二种情况。
两审终审制 [ liǎng shěn zhōng shěn zhì ]
诉讼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我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一审 [ yī shěn ]
第一审的简称。
诘审 [ jí shěn ]
审问。《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懿 将解到 蜀 兵,詰审虚实。”
驳审 [ bó shěn ]
(一)、驳问审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桐公》:“自 戴 入井,邻人殴杀其妇,为妇翁所讼,驳审年餘,仅存皮骨而归…
原详 [ yuán xiáng ]
原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这个案是本衙门的原详,闹了这个乱子,怕他们不向本衙门要钱,却怎生发付?”详“…
编审 [ biān shěn ]
(一)、编辑和审定:编审稿件。(二)、做编审工作的人。
新衙门 [ xīn yá mén ]
即会审公堂。清 末设在 上海 租界里的司法审判机关,以区别于 中国 原有的审理官署,故称。按照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凡是…
审囚刷卷 [ shěn qiú shuā juàn ]
审理刑狱,查卷办案。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我…
考驳 [ kǎo bó ]
(一)、审查驳正。(二)、审查驳正。
评审 [ píng shěn ]
(一)、评议审查:评审员。评审验收。评审文艺作品。(二)、担任评审工作的人:这次大奖赛共有九名评审。
勘当 [ kān dāng ]
(一)、审问核察。(二)、审核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