稊秕 [ tí bǐ ]
败草粗秕。
枯杨之稊 [ kū yáng zhī tí ]
枯杨之稊(枯楊之稊) 比喻老翁娶少女为妻。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余自伤年老,不欲为枯杨之稊。”参见“ 枯…
荑枯 [ yí kū ]
《易·大过》:“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稊,通“荑”,草木所生的嫩芽。“荑枯”即“枯杨生稊”之意,喻绝处逢…
生稊 [ shēng tí ]
(1).草木再发新芽。《易·大过》:“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 王弼 注:“稊者,杨之秀也。” 唐 李白 《雉朝飞…
稗稊 [ bài tí ]
(1).稗草和稊草。泛指杂草。 明 徐渭 《次夕降抟雪》诗:“瓣觚出六摧桃李,瑞舛过三党稗稊。”(2).比喻卑微。 …
穅粃 [ kāng bǐ ]
即穅秕。
丛糅 [ cóng róu ]
混杂。 晋 潘岳 《射雉赋》:“稊菽丛糅,翳薈菶茸。”
秕稗 [ bǐ bài ]
(1).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左传·定公十年》:“饗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 杜预 注:“秕,穀不…
尘垢秕糠 [ chén gòu bǐ kāng ]
尘:尘土;垢:污垢;秕:秕谷;糠:米皮。比喻琐碎而没有用的东西。
青零 [ qīng líng ]
亦作“青蘦”。谷物多秕不饱满貌。
荑稗 [ yí bài ]
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穀小,亦可食。荑,通“稊”。
秕糠 [ bǐ kāng ]
秕子和糠,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尘秕 [ chén bǐ ]
(一)、见"尘垢秕糠"。
穅秕 [ kāng bǐ ]
指粗劣的食粮。秕,瘪谷。
枯杨生稊 [ kū yáng shēng tí ]
稊:植物的嫩芽。枯萎有杨树又长出了芽。旧喻老人娶少妻。
稊稗 [ tí bài ]
一种形似谷的草。《庄子·知北游》:“ 东郭子 问於 庄子 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 曰:‘在稊稗。’” 唐 元…
麦鱼子 [ mài yú zǐ ]
麦子脱粒扬场后剩下的秕粒、麦穗等。
糠粃 [ kāng bǐ ]
(一)、亦作“糠秕”。谷皮和瘪谷。(二)、比喻粗劣而无价值之物。(三)、引申为视作糠秕。
秕谬 [ bǐ miù ]
(一)、亦作"秕缪"。(二)、纰谬;错误。
粝糠 [ lì kāng ]
杂有糠秕的糙米饭。
稿秕 [ gǎo bǐ ]
谷类植物的茎秆。秕,指瘪、不成实、不饱满的意思。
竹滕 [ zhú téng ]
一种拔契,有四棱的茎,具星状糠秕形的基部。
稊田 [ tí tián ]
谓贫瘠的田地;薄田。 清 金农 《次香山驿》诗:“稊田米贱那得食,短后之衣风披披。”
黄米头儿 [ huáng mǐ tou er ]
黄米中的大头秕谷。比喻徒有虚名、空摆架子的人物。
秕子 [ bǐ zi ]
空的或不饱满的子粒:谷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