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燠 [ hán yù ]
(一)、冷热。《汉书·天文志》:“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
寒奥 [ hán ào ]
见“寒燠”。
分燠嘘寒 [ fēn yù xū hán ]
呵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人十分热情、关心。清张潮《虞初新志》卷一引无名氏《小青传》:“驰情感往,瞻睇慈云。分燠…
五韪 [ wǔ wěi ]
亦作“五是”。亦作“五氏”。犹言五者。指雨、暘、燠、寒、风五种气候。
温燠 [ wēn yù ]
同“温奥”。《汉书·任昉传》:“敍温燠则寒谷成暄,论严枯则春丛零叶。”唐 白居易《湓浦竹》诗:“潯阳 十月天,天气仍…
猛寒 [ měng hán ]
严寒。晋 夏侯湛《荠赋》:“永安性于猛寒,羌无寧乎煖燠。”《晋书·张骏传》:“辛晏 父子安忍凶狂,其亡可待,奈何以饥…
煖燠 [ nuǎn yù ]
温暖。晋 夏侯湛《荠赋》:“永安性於猛寒,羌无寧乎煖燠。”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二:“试以严冬在大厦中独立,悽淡不能…
昼暑 [ zhòu shǔ ]
(一)、中午燠热。(二)、白昼燠热。
常奥 [ cháng ào ]
亦作“常燠”。长期燠热。
温郁 [ wēn yù ]
温暖。《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 李善 注:“ 毛萇 《诗传》曰:‘燠,…
时奥 [ shí ào ]
见“时燠”。
燠咻 [ yù xiū ]
见“燠休”。
郁懊 [ yù ào ]
见“鬱燠”。
燠质 [ yù zhì ]
裘名。相传乃 周昭王 缀凤毛而成。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周昭王 ﹞缀青凤之毛为二裘,一名燠质,二名暄肌,…
燠烋 [ yù xiāo ]
见“燠休”。
五氏 [ wǔ shì ]
同“ 五徵 ”。《后汉书·李云传》:“得其人则五氏来备。” 李贤 注:“《史记》曰:‘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风、…
痛念 [ tòng niàn ]
谓顾念其痛而抚慰之。《左传·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晋 杜预 注:“燠休,痛念之声。” 孔颖达 疏引 服…
隩室 [ yù shì ]
暖室。隩,通“燠”。
时燠 [ shí yù ]
亦作“时奥”。谓气候和暖。《书·洪范》:“曰晢,时燠若。”孔 传:“君能照晢,则时煖顺之。”《穀梁传·桓公十四年》:…
燠热 [ yù rè ]
闷热:天气燠热。
燠沐 [ yù mù ]
温暖湿润。《后汉书·明帝纪》:“京师冬无宿雪,春不燠沐,烦劳羣司,积精祷求。” 李贤 注:“燠,暖也……沐,润泽。言…
安燠 [ ān yù ]
舒适温暖。语本《诗·唐风·无衣》:“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郑玄 笺:“燠,煖也。”宋 苏轼《赐诸路臣…
湿奥 [ shī ào ]
潮湿温暖,暖和。奥,通“燠”。
懊休 [ ào xiū ]
病痛者的呻吟声。亦谓抚慰病痛。懊,通“燠”。
饱馁 [ bǎo něi ]
(1).谓饥饱不时。 宋 陈造 《惟安堂赋》:“偕子耕而妻耨,寧燠寒而饱馁。”(2).使饿者饱食。 明 徐渭 《祠祀…
【词语拼音】hán yù
【词语解释】(一)、冷热。《汉书·天文志》:“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曰为寒暑。”《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雨旱寒奥,亦以风为本,四气皆乱,故其罚常风也。”晋 葛洪《抱朴子·吴失》:“阴阳相沴,寒燠繆节。”清 赵翼《渔塘》诗:“维桑可御寒,维柳可纳凉,寒燠各有资,此亦经济方。”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而又因 成都平原,寒燠适中,风物清华,彼此都是外籍,又无聚族而居的排外恶习,自然不会发生嫉视异乡人的心理。”
(二)、借指时间。一寒一燠,代表一年。清 陈确《与刘伯绳书》:“违晤以来,再易寒燠,怀想之私,与时俱增。”
(三)、指问候冷暖的应酬话。唐 白行简《李娃传》:“与之拜毕,叙寒燠,触类妍媚,目所未覩。”
(四)、犹苦乐。《文选·张衡<东京赋>》:“同衡律而壹轨量,齐急舒於寒燠。”薛综 注:“寒燠,犹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