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锡 [ fù xī ]
手持禅杖。
负挈 [ fù qiè ]
背负手提。唐 刘禹锡《观市》:“韞藏而待价者,负挈而求沽者。”清 钮琇《觚賸·石言》:“唯此硌硌,与吾为徒。连箱累篋…
负文 [ fù wén ]
(1).背负《洛书》。《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 孔 传:“天与 禹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
骛神 [ wù shén ]
驰神,动脑筋。 唐 刘禹锡 《观博》:“騖神默计,巧竭智匱,主进者书胜负之数於牘,视其所丧,又倍前籍焉。”
恩泽侯 [ ēn zé hóu ]
指出于皇帝私恩而获封为侯爵者,如帝舅后父等。 唐 刘禹锡 《经伏波神祠》诗:“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
斗鸡眼负鼠 [ dòu jī yǎn fù shǔ ]
斗鸡眼负鼠 - 简介 “海迪”斗鸡眼负鼠 “海迪”属于北美负鼠。北美负鼠是北美地区最古老的哺乳动物之一。 “海迪”大…
白镴 [ bái là ]
(一)、锡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锡》。(二)、锡与铅的合金。即焊锡。
锡镴 [ xī la ]
(一)、焊锡。(二)、锡。
警锡 [ jǐng xī ]
犹振锡。谓僧人出行。警,通“惊”;锡,锡杖。
负固 [ fù gù ]
依恃险阻。《史记·朝鲜列传论》:“ 右渠 负固,国以絶祀。” 唐 刘禹锡 《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王师平 河 南负…
顿锡 [ dùn xī ]
谓僧人住止。锡,锡杖。
住锡 [ zhù xī ]
谓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明 汪廷讷 《狮吼记·住锡》:“远远望见一座寺,倘清净可居,老僧在此住锡。” 明 汪廷…
青锡 [ qīng xī ]
即锡。锡色青灰,故称。
振锡 [ zhèn xī ]
谓僧人持锡出行。锡,锡杖。杖头饰环,拄杖行则振动有声。
锡锭 [ xī dìng ]
浇铸成锭块的商品锡,经过部分精炼,但还含有少量不同杂质(如铜、铅、铁或砷);块锡;与锡板不同的固态锡。
弭锡 [ mǐ xī ]
驻锡。谓云游的僧人住止于某地。锡,僧人所用之锡杖。 明 徐渭 《天竺僧》诗:“扬帆 三竺 涘,弭锡 五羊城 。”
伫锡 [ zhù xī ]
谓僧人留居某地或某寺。锡指锡杖。明 陈子龙《游云栖寺作》诗:“昔圣开宝地,佇锡此何年。”参见“住锡”。
巡锡 [ xún xī ]
指僧人云游。锡,指僧人的锡杖。
传锡 [ chuán xī ]
谓佛门师徒相传授。锡,指锡杖。
铁锡 [ tiě xī ]
(一)、铁和锡。(二)、唐代一种劣质钱币。以铁和锡熔铸而成。(三)、指锡杖。
全纯 [ quán chún ]
明无锡人,字原赤,事母至孝,见《无锡县志》。
锡引 [ xī yǐn ]
古代发给商人贩卖锡的凭证。《元史·食货志二》:“铅锡在 湖 广 者,至元 八年,辰、沅、靖 等处转运司印造锡引,每引…
禅锡 [ chán xī ]
即佛教法器锡杖,杖头有锡环,故名。
担锡 [ dān xī ]
(1).锡杖横担在肩上。锡,锡杖,僧人的法器。 唐 岑参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担锡 香鑪 緇,钓鱼沧浪翁。”…
无锡县 [ wú xí xiàn ]
县名。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北。周秦间境内产锡,到了汉朝,锡竭,故称为「无锡」;新莽时锡复出,改名为「有锡」;到东汉顺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