觞豆 [ shāng dòu ]
(一)、觞与豆。古代盛酒肴之具。(二)、“觴酒豆肉”之省。泛指饮食,筵席。
倾巵 [ qīng zhī ]
乾杯也。晋、陶潜〈乞食〉诗:「谈阶终日夕,觞至辄倾巵。」
羽觞 [ yǔ shāng ]
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左右形如两翼。一说,插鸟羽于觞,促人速饮。
挥觞 [ huī shāng ]
举杯饮酒。语本晋.陶渊明〈时运〉诗:「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寿斝 [ shòu jiǎ ]
寿觞。宋 苏辙《宣徽使张安道生日》诗:“从公 淮阳 今几年,忆持寿斝当公前。”
行杯 [ xíng bēi ]
(一)、流觞,流杯。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巳日,于环曲的水渠边高会,置酒杯于水的上流,杯流行停于谁前,谁便取饮。(二…
一咏一觞 [ yī yǒng yī shāng ]
咏:吟诗;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觞宾 [ shāng bīn ]
犹觞客。 清 曾国藩 《文小南之父七十生日寿诗序》:“至期,将觴宾於邸第,以博堂上一日之懽。”
滥觞 [ làn shāng ]
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很浅,只能浮起酒杯。后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觞(shāng):古指酒杯。
破涕为笑 [ pò tì wéi xiào ]
一下子停止哭泣,露出笑容。指转悲为喜。晋刘琨《答卢谌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 涕:眼泪。
石门八景 [ shí mén bā jǐng ]
“石门八景”有层山古柏、石门峭壁、云寺晓钟、方顶留茵、将军野渡、麒麟绣水、清濑流觞、洄湍卷雪等。
细滴 [ xì dī ]
小水点。 唐 薛能 《泛觞池》诗:“细滴随杯落,来声就浦分。” 前蜀 张蠙 《雨》诗:“细滴高槐底,繁声叠漏间。”
觞弊 [ shāng bì ]
谓觞饮舞弊。饮酒时以为笑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饮间,﹝少年﹞輒目示 吴 作觴弊,罚 黄 强使釂,鼓掌作…
侑巵 [ yòu zhī ]
(一)、即攲器。巵,酒器。其器注满则倒,空则侧,不多不少则正。用以劝人戒骄戒满。(二)、犹侑觞,劝酒助兴。
称觞上寿 [ chēng shāng shàng shòu ]
举杯饮酒,表示祝寿。《陈书·侯安都传》:“明日, 安都 坐于御坐,宾客居羣臣位,称觴上寿。”《北史·宇文护传》:“每…
称觞祝嘏 [ chēng shāng zhù gǔ ]
词典附录常用题辞表:用于一般寿诞者的祝寿贺辞。称觞,举杯敬酒,表示祝贺。祝嘏,本称贺天子寿为祝嘏,后泛指贺寿。
盃酌 [ bēi zhuó ]
杯中的酒。指酒。《三国演义.第一零八回》:「恪见吴主孙亮,施礼毕,就席而坐。亮命进酒,恪心疑,辞曰:『病躯不胜杯酌。…
飞觞走斝 [ fēi shāng zǒu jiǎ ]
飞觞走斝(飛觴走斝) 犹言飞觥献斝。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四折:“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觴走斝,谈些古是今非,…
三日曲水 [ sān rì qǔ shuǐ ]
指三月三日聚集在环曲水渠之旁进行的流觞宴饮活动。《晋书·束晳传》:“武帝尝问挚虞三日曲水之义,虞对曰:‘汉章帝时,平…
流觞曲水 [ liú shāng qǔ shuǐ ]
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 魏 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
曲水 [ qǔ shuǐ ]
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 晋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
急觞 [ jí shāng ]
举觞快饮。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哀哇动梁埃,急觴盪幽默。” 唐 杜甫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
幽子 [ yōu zi ]
隐士。 唐 韩愈 《别赵子》诗:“海上诸山中,幽子颇不无。”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次夕觞客湖上赋葛仙事》词:“我…
遍处 [ biàn chǔ ]
到处;处处。《禅真逸史》第三回:“侠骨天生金百炼,芳声遍处人钦羡。”清 俞蛟《梦厂杂著·轶事·双凤传觞齐昌江》:“齐…
郎官湖 [ láng guān hú ]
湖名。本名 南湖 。在今 湖北 汉阳 。 唐 李白 流放 夜郎 ,与故人尚书郎 张谓 、 沔州 牧 杜公 、 汉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