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馆 [ píng jīn guǎn ]
(一)、亦作“平津邸”、“平津阁”。(二)、清孙星衍任山东督粮道时,治所即在公孙弘所封平津故地,因名其书斋为平津馆,…
平津邸 [ píng jīn dǐ ]
见“平津馆”。
平津阁 [ píng jīn gé ]
见“平津馆”。
平津 [ píng jīn ]
(一)、坦途;大道。(二)、古地名。(三)、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延平津 [ yán píng jīn ]
古代津渡名。晋 时属 延平县(今 福建省 南平市 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 令 雷焕 得 龙泉、太阿…
平津战役 [ píng jīn zhàn yì ]
1948年11月29日,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总前委指挥下发起了平津战役。194…
富平津 [ fù píng jīn ]
孟津 的别名。
小平津 [ xiǎo píng jīn ]
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 黄河 上。
兵卫町 [ bīng wèi tǐng ]
柳板町是青森县津轻平原中部的一町。
徵授 [ zhǐ shòu ]
征召授官。清 叶廷琯《吹网录·韦津误死》:“及 洛阳 平,高祖 与 津 有旧,徵授諫议大夫。”参见“徵拜”。
延津剑 [ yán jīn jiàn ]
亦称“ 延津宝剑 ”。指 龙泉 、 太阿 两剑。 明 陈所闻 《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遭逢不让 延津 剑,弃掷休…
平津作战 [ píng jīn zuò zhàn ]
津税 [ jīn shuì ]
对过津渡的货物按其值征收的税。《陈书·宣帝纪》:“市估津税,军令国章,更须详定,唯务平允。”参阅《隋书·食货志》。
函辕 [ hán yuán ]
函谷关 与 轘辕关 的并称。南朝 宋 鲍照《见卖玉器者》诗:“我方歷上国,从 洛 入 函 辕。”钱振伦 注:“灵帝 …
凝津 [ níng jīn ]
(一)、指平静的河水。(二)、旧谓天地精灵之气相合而凝成津液。
津门 [ jīn mén ]
(一)、在渡口设置的关门。《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世语》:“初,爽 出,司…
津津 [ jīn jīn ]
[释义](1) (形)形容有滋味;有趣味。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作状语) (2) (形)(汗、水)流出的样子。 [构…
咸津津,咸津津儿 [ xián jīn jīn, xián jīn jīn r ]
◎ 咸津津,咸津津儿 xiánjīnjīn,xiánjīnjīnr[slightly s…
江津 [ jiāng jīn ]
江边渡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惠化》:“ 伯屿 未行,或已有先发。 伯屿 於所在江津,见舟船问之,皆云:‘从 …
演词 [ yǎn cí ]
演说词。阿英《津平日记·一九四九年五月四日》:“因同时向外广播,宣读演词而已。”
汗津津 [ hàn jīn jīn ]
状态词。形容微微出汗的样子:汗津津的头发。脸上汗津津的。
平津馆丛书 [ píng jīn guǎn cóng shū ]
还业 [ hái yè ]
返回就其本业。《后汉书·杨津传》:“及 津 之至,略 举家逃走,津 乃下教慰喻,令其还业。”《宋史·兵志十》:“今 …
津涂 [ jīn tú ]
(一)、亦作“津涂”。亦作“津途”。道路。(二)、途径;门径。(三)、见“津涂”。
延津之合 [ yán jīn zhī hé ]
延津之合 见“ 延津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