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九 [ yuán jiǔ ]
唐 代诗人 元稹 的别称。 元 排行第九,因以称之。 宋 杨伯嵒 《臆乘·行第》:“前辈以第行称,多见之诗。 少陵 …
始黄 [ shǐ huáng ]
谓刚出生。唐 刘禹锡《谪九年赋》:“突弁之夫,我来始黄。合抱之木,我来犹芒。”按,《旧唐书·食货志一》谓“男女始生者…
弭锡 [ mǐ xī ]
驻锡。谓云游的僧人住止于某地。锡,僧人所用之锡杖。 明 徐渭 《天竺僧》诗:“扬帆 三竺 涘,弭锡 五羊城 。”
伫锡 [ zhù xī ]
谓僧人留居某地或某寺。锡指锡杖。明 陈子龙《游云栖寺作》诗:“昔圣开宝地,佇锡此何年。”参见“住锡”。
巡锡 [ xún xī ]
指僧人云游。锡,指僧人的锡杖。
传锡 [ chuán xī ]
谓佛门师徒相传授。锡,指锡杖。
朱户 [ zhū hù ]
(一)、古代帝王赏赐诸侯或有功大臣的朱红色的大门,古为“九锡”之一种。(二)、泛指朱红色大门。(三)、指富贵人家。
含戚 [ hán qī ]
见“ 含戚 ”。亦作“ 含慼 ”。怀着忧伤。《楚辞·九章·哀郢》:“惨鬱鬱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汉 刘向 《九…
铁锡 [ tiě xī ]
(一)、铁和锡。(二)、唐代一种劣质钱币。以铁和锡熔铸而成。(三)、指锡杖。
全纯 [ quán chún ]
明无锡人,字原赤,事母至孝,见《无锡县志》。
锡引 [ xī yǐn ]
古代发给商人贩卖锡的凭证。《元史·食货志二》:“铅锡在 湖 广 者,至元 八年,辰、沅、靖 等处转运司印造锡引,每引…
禅锡 [ chán xī ]
即佛教法器锡杖,杖头有锡环,故名。
担锡 [ dān xī ]
(1).锡杖横担在肩上。锡,锡杖,僧人的法器。 唐 岑参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担锡 香鑪 緇,钓鱼沧浪翁。”…
九阍 [ jiǔ hūn ]
(1).九天之门。亦指九天。 唐 刘禹锡 《楚望赋》:“高莫高兮九閽,远莫远兮故园。”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卷三:…
希尔顿(hilton co [ xī ěr dùn ]
人名。(公元1887~1979)世界最大旅馆业组织的创始人。公元一九一八年后,首先在美国的克萨斯州锡斯科购进莫布利旅…
无锡县 [ wú xí xiàn ]
县名。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北。周秦间境内产锡,到了汉朝,锡竭,故称为「无锡」;新莽时锡复出,改名为「有锡」;到东汉顺帝时…
锡予 [ xī yǔ ]
亦作“ 锡与 ”。1.赐给。《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引作“何锡与之”…
焊锡 [ hàn xī ]
用于焊接铜、铁等的低熔点锡铅合金。亦称“锡鑞”作焊料用的铅和锡的合金
倪峻 [ ní jun4 ]
明、无锡人,字克明。洪武举人,官给事中。见《无锡县志》。
锻锡 [ duàn xī ]
(一)、古时锻炼金属时掺锡。(二)、指冶炼锡。
龟河 [ guī hé ]
《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 孔 传:“天与 禹 ,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於九。 禹 遂因…
寄锡 [ jì xī ]
僧人在某处居留。锡,僧人出外所用的锡杖。
十赉 [ shí lài ]
道教指便于修炼的十种赏赐。见 南朝 梁 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其名目为:一、邑于 长阿 北坂 积金山 连石之乡;…
驻年 [ zhù nián ]
延年却老。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务光 以蒲韭长耳, 卭疏 以石髓驻年。” 唐 张九龄 《谢赐药状…
卓锡 [ zhuó xī ]
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元 张伯淳《楞伽古木》诗:“道林 卓锡旧种此,髣髴於今八百年。…
【词语拼音】jiǔ xī
【词语解释】(一)、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公羊传·庄公元年》“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汉 何休 注:“礼有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賁,七曰宫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汉书·武帝纪》:“元朔 元年,冬十一月……有司奏议曰:古者,诸侯贡士,壹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宋 林逋《深居杂兴诗》之四:“三千功行无圭角,可望虚皇九锡表。”明 杨珽《龙膏记·宠赐》:“羣僚皆拱向,九锡足恩光。”
(二)、魏 晋 六朝 掌政大臣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率皆袭 王莽 谋 汉 先邀九锡故事,后以九锡为权臣篡位先声。唐 杜牧《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三吴 裂婺女,九锡狱孤儿。”《新五代史·孔循传》:“太祖 曰:‘我不由九锡作天子可乎?’”清 赵翼《五人墓》:“纵撰九锡盗神器,中外臣僚孰枝梧。”诗中“九锡”是指九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