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瀜 [ xiāo róng ]
冲瀜 [ chōng róng ]
(一)、亦作“冲瀜”。充盈弥漫貌。(二)、水波荡漾貌。
潆泓 [ yíng hóng ]
水回旋深广貌。 王闿运 《珍珠泉铭》序:“兹泉瀠泓,冲瀜清澜,百步傍流,带垣通舟。”
萧萧 [ xiāo xiāo ]
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md…
萧萧树下 [ xiāo xiāo shù xià ]
“萧萧”一词来源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落木”即树叶,“萧萧”指树叶纷纷落下的样子。“落木萧萧下”…
萧闲 [ xiāo xián ]
(一)、亦作“萧閒”。萧洒悠闲;寂静。(二)、见“萧闲”。
瘁索 [ cuì suǒ ]
犹萧索;萧瑟。
萧疏 [ xiāo shū ]
(一)、萧条荒凉:满目疮痍,万户萧疏。(二)、稀疏;稀稀落落:黄叶萧疏。白发萧疏。
萧飒 [ xiāo sà ]
萧条冷落;萧索。
萧寺 [ xiāo sì ]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成败萧何 [ chéng bài xiāo hé ]
参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萧落木 [ xiāo xiāo luò mù ]
萧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三萧碑 [ sān xiāo bēi ]
南朝 梁 智藏法师 碑。因由 梁 萧绎 撰铭,萧几 作叙,萧挹 书写,故称。
消杀 [ xiāo shā ]
(一)、萧森,萧索。(二)、消除;抵消。
萧然 [ xiāo rán ]
(一)、形容寂寞冷落:满目萧然。(二)、形容空荡荡的;空虚:四壁萧然。囊橐萧然。
二萧 [ èr xiāo ]
(一)、指南朝齐、梁两代。因其皇室均萧姓,故名。(二)、指梁武帝萧衍与其兄萧懿。
吴二娘曲 [ wú èr niáng qǔ ]
古歌曲名。为名妓吴二娘作,故称。唐白居易《寄殷协律》诗“吴娘暮雨萧萧曲”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暮雨萧萧郎不…
昭明太子 [ zhāo míng tài zǐ ]
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参见「萧统」条。
蓼萧 [ liǎo xiāo ]
《诗·小雅·蓼萧序》:“《蓼萧》,泽及四海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国景子 相 齐侯 ,赋《蓼萧》。” 杜预…
风潇潇 [ fēng xiāo xiāo ]
指风呼呼地吹着。萧萧:象声词,风声。
萧墙 [ xiāo qiáng ]
照壁。比喻内部:祸起萧墙。萧墙之患。
萧梁 [ xiāo liáng ]
即 南朝 梁。因 梁 朝皇室姓 萧,故史称 萧梁。
辚辚 [ lín lín ]
拟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车辚辚,马萧萧。
萧玉 [ xiāo yù ]
萧史 和 弄玉 。 明 无名氏 《霞笺记·踰墙得喜》:“ 渭河 折柳愁 萧 玉 ,珠掌何能遇凤翔。”参见“ 萧史 ”…
萧车 [ xiāo chē ]
《汉书·萧育传》:“南郡 江 中多盗贼,拜 育 为太守。上以 育 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 育 入殿受策。”萧 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