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礼仪 [ fó mén lǐ yí ]
和南 [ hé nán ]
佛教语。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
佛伞 [ fó sǎn ]
佛家所用仪仗之一。佛寺举行重大典礼时,常用伞盖张于佛像之上,谓之“佛伞”。
俟门 [ sì mén ]
为候于门外也。《仪礼·士昏礼》:「壻成其车,先俟于门外。」;《唐书·礼乐志》:「列俟于太常寺门。」
香花供养 [ xiāng huā gòng yǎng ]
供养:奉养。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后比喻虔诚的敬礼。
观傩 [ guān nuó ]
观看驱逐疫鬼的仪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鬼》:“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儺之遗风,亦所以禳…
启会 [ qǐ huì ]
古代祭礼程序之一。打开礼器的盖子。《仪礼·士丧礼》:“敦启会。” 郑玄 注:“会,盖也。”《仪礼·士虞礼》:“佐食许…
仪门 [ yí mén ]
明 清 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 元 高文秀 《谇范叔·楔子》:“这是仪门前,且莫过去,我试看咱。”《明会典·…
杂礼 [ zá lǐ ]
指古代私人撰著的礼仪著作。《四库全书总目·礼四·辨定祭礼》:“其私家仪注,无可附丽,谨汇为杂礼书一门,附礼类之末,犹…
侧亨 [ cè hēng ]
受牺牲之半身。《仪礼·士虞礼》:「侧亨于庙门外之右东面。」注:「侧亨,亨一胖也。」
释菜 [ shì cài ]
(一)、亦作“释采”。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二)、君临臣丧时入门前向门神致礼的仪式。
出圣 [ chū shèng ]
佛家语。出世之圣道。唐、释道宣《释门归敬仪·卷上》:「但出圣道,无始未经。」
三千威仪 [ sān qiān wēi yí ]
佛教谓僧尼日常遵循的众多律仪。威仪,指行事进退的仪则。《五灯会元·六祖下一世·永嘉真觉禅师》:“祖曰:‘夫沙门者,具…
盈容 [ yíng róng ]
谓容色庄重。《仪礼·聘礼》:“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及享,发气焉盈容。” 郑玄 注:“ 孔子 之於享礼,有容色。…
仪驾 [ yí jià ]
皇太后、皇后的仪仗。《清会典图·舆卫九·仪车》:“皇后仪驾仪车,木质,髤以明黄。”《清史稿·礼志七》:“两宫皇太后归…
主祷文 [ zhǔ dǎo wén ]
耶稣传给门徒的祷告词,基督教礼拜仪式中通用的祈祷文。
传供 [ chuán gòng ]
于佛坛传送供物之仪式也。原为禁中大法会所行之仪式,后禅门亦有此式。《大监清规佛诞生》:「住持至,烧香一炷,大展三拜,…
和佛 [ hé fú ]
拜佛。和,和南。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三:“有十二人奉白莲教者,往海上和佛。”参见“ …
凡习 [ fán xí ]
佛家语。谓凡夫习善习恶之是非行动也。唐、释道宣《释门归敬仪·卷中》:「凡习寄缘。」
参头 [ cān tóu ]
(一)、佛教禅林中称熟习礼仪,负责指导来自四方云游僧侣之人。(二)、泛指和尚或道人。
灌顶 [ guàn dǐng ]
佛教的一种仪式,凡继承阇梨位或弟子入门的,须先经师父用水或醍醐灌洒头顶。
钟人 [ zhōng rén ]
周 代掌钟鼓奏乐之人。《仪礼·燕礼》:“宾所执脯以赐钟人於门内霤,遂出。” 郑玄 注:“钟人,掌以钟鼓奏九夏。”
践污 [ jiàn wū ]
(一)、踩踏而使污秽,弄脏。《仪礼·公食大夫礼》“牛羊豕陈于门内”汉郑玄注:“为其践污馆庭,使近外。”(二)、蹂躏,…
进春 [ jìn chūn ]
明 清 礼仪制度。立春前一日,预设春山、宝座、芒神、土牛,各案于礼部,届日各官俱朝服,生员俱顶戴公服,自部舁案,天文…
难止 [ nán zhǐ ]
驱逐鬼疫。《后汉书·礼仪志中》:“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