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目散 [ què mù sàn ]
掩眼捕雀 [ yǎn yǎn bǔ què ]
掩眼捕雀 同“ 掩目捕雀 ”。《魏书·尒朱荣传》:“惟欲指影以行权,假形而弄詔,此则掩眼捕雀,塞耳盗钟。”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 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jué ]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
梅花雀 [ méi huā què ]
鸟名。属文鸟科。我国仅有红梅花雀。体羽主要为红色,并散缀多数小白点。头、颈、两翼及尾呈暗红色,故也称红雀。
鹀属 [ wú shǔ ]
雀形目鸟类的一个属,包括许多典型的咼,并作为一个独立科的模式属,或者与雀及各有关的种包括于雀科内。
飞散 [ fēi sàn ]
(一)、(烟、雾等)在空中飘动着散开:一团浓烟在空中飞散着,由黑色渐渐变成灰白。(二)、(鸟等)飞着向四下散开:麻雀…
皂君 [ zào jūn ]
鹳雀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鹳》。
宾雀 [ bīn què ]
亦作“ 宾爵 ”。老雀。泛指家雀。《吕氏春秋·季秋》:“候鴈来,宾爵入大水为蛤。” 高诱 注:“宾爵者,老爵也,栖宿…
全目 [ quán mù ]
完全之目。《昭明文选·鲍照·拟古诗》:「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善注:「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
蓬间雀 [ péng jiān què ]
《庄子·逍遥游》:“斥鴳笑之曰:‘……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原指生…
朱顶 [ zhū dǐng ]
动物名。鸟纲燕雀目雀科。分布于中国东北、蒙古等地。体形比麻雀小,头顶为红色,背羽是淡褐色,身体灰白而有斑点,食白杨等…
孔雀裘 [ kǒng què qiú ]
用孔雀毛织成的衣裘。《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善製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於雉头矣。”《红楼梦》第五二回…
却火雀 [ què huǒ què ]
亦作“却火雀”。鸟名。传说置火中,火即散去。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顺宗 皇帝即位岁, 拘弭国 贡却火雀(…
积疏 [ jī shū ]
聚积分散。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积疏》:“积疏相为变,盈虚(相为变,径行相为)变,疾徐相为变。”
鹊厉 [ què lì ]
犹雀跃。 唐 柳宗元 《晋问》:“ 晋国 多马……观其四散惝怳,开合万状,喜者鹊厉,怒者人搏,决然坌跃,千里相角。”
相思鸟 [ xiāng sī niǎo ]
动物名。鸟纲燕雀目。体大如雀,头部橄榄色,嘴赤而足部、喉部俱黄色,胸部橙赤而腹部苍灰色。鸣声悦耳,翼羽鲜艳,多饲为笼…
雀息 [ què xī ]
犹屏息。形容恐惧,不敢做声。《三国志·吴志·韦曜传》:“抱怖雀息,乞垂哀省。” 南朝 梁 陶弘景 《请雨词》:“顷亢…
瞎逛 [ xiā guàng ]
闲散而漫无目的地行走
螳螂黄雀 [ táng láng huáng què ]
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 wèi yuān qū yú wèi cóng qū jué ]
1.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晋书.段灼传》引作"为川…
相失 [ xiāng shī ]
分散,彼此失去联络。《文选.宋玉.高唐赋》:「众雀嗷嗷,雌雄相失。」《三国演义.第三回》:「珪言已在半路相失,不知何…
屏间孔雀 [ píng jiān kǒng què ]
指唐代窦毅画二孔雀于屏间,能射中其目者则择为婿的故事。见《新唐书·后妃传上·太穆窦皇后》。明高明《琵琶记·奉旨招婿》…
伯劳鸟 [ bó láo niǎo ]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较雀稍大,头、额两侧黑色,背灰褐色,性猛,善鸣。在南方较常看到的有红尾伯劳,九月以后从北方飞来。…
孔雀屏 [ kǒng què píng ]
(1).指 窦毅 招婿终得 唐高祖 李渊 事。《新唐书·后妃传上·昭成窦皇后》:“﹝ 竇毅 ﹞常谓主曰:‘此女有奇相…
雀屏 [ què píng ]
《旧唐书·后妃传上·高祖太穆皇后窦氏》:“﹝ 竇毅 ﹞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乃於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