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穴 [ shé xià xué ]
发音部位 [ fā yīn bù wèi ]
发辅音时气流 在口腔中受到阻碍的地方。如上下唇、上下齿、舌尖、舌面、舌根、硬腭、软腭等。根据发音部位辅音 可分为双唇…
撑舌 [ chēng shé ]
亦作“撑舌”。张舌不下。形容怀疑不决。
地下河 [ dì xià hé ]
流经洞穴或一组连通洞穴的地下水道。
泉壤 [ quán rǎng ]
犹泉下,地下。指墓穴。
禾髎 [ hé liáo ]
人体穴位,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合阳穴 [ hé yáng xué ]
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委中穴直下2寸。
漱咽 [ shù yān ]
(一)、亦作“潄嚥”。谓以舌搅漱酒、水等送药咽下。(二)、道教养生术。谓搅舌生津,缓缓分口咽下。
五椎 [ wǔ zhuī ]
五椎即第五胸椎,针灸学中为取穴标志之一,其下为神道穴,旁开(一)、5寸为心俞穴。
舌下含服 [ shé xià hán fú ]
舌下含服,指使药剂直接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完成吸收过程的一种给药方式。
肓原穴 [ huāng yuán xué ]
肓指心下隔上部位,肓之原是脏腑的原穴之一:指气海穴部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即肚脐,这…
脖胦 [ bó yāng ]
(一)、针灸穴位名。即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二)、谓脐,见《集韵·入没》。
承浆 [ chéng jiāng ]
穴位名。下唇中央的凹陷处。
天突 [ tiān tū ]
穴位名。约在喉下四寸处。
大赫 [ dà hè ]
经穴名,位于人体脐下4寸,旁开0.5寸处,通常采用仰卧的姿势取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道。
针穴 [ zhēn xué ]
针灸时下针的穴位。《人民日报》1970.10.18:“有时因年老眼花看不准针穴,扎偏了,扎痛了。”
掉舌 [ diào shé ]
(1).犹鼓舌。指游说,谈说。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且 酈生 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 齐 七十餘城。”《新唐…
橛眼 [ jué yǎn ]
木桩插入地面留下的孔穴。
临穴 [ lín xué ]
(一)、面对自己的圹穴。语出《诗·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慄。”汉王粲《咏史诗》:“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綆縻。”…
王隧 [ wáng suì ]
帝王下葬时通往墓穴的地道。
嘟噜 [ dū lu ]
(一)、量词。用于成串 的东西:一嘟噜葡萄。(二)、下垂:向下嘟噜着。(三)、舌或小舌连续颤动而发出的声音:打嘟噜。…
岩居穴处 [ yán jū xué chǔ ]
岩居穴处(巖居穴處) 谓隐居深山洞穴之中。语出《韩非子·诡使》:“而士有二心私学,巖居窞处,託伏深虑,大者非世,细者…
噤口卷舌 [ jìn kǒu juàn shé ]
jìn kǒu juǎn shé 噤口卷舌(噤口捲舌) 谓缄默不言。 宋 苏洵 《谏论下》:“迁其赏於不諫,迁其刑於…
结舌杜口 [ jié shé dù kǒu ]
结舌杜口(結舌杜口) 谓缄默不言。《汉书·杜业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窆石 [ biǎn shí ]
圹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