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铳 [ sān yǎn chòng ]
有三个枪眼的一种火器。
兜楼婆香 [ dōu lóu pó xiāng ]
梵语。乳香;苏合香。《楞严经》卷七:“坛前别安一小火鑪,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燃令猛炽。”
熏目 [ xūn mù ]
亦作“燻目”。用火烟熏炙眼睛。
炬火 [ jù huǒ ]
(一)、显眼的灯光。(二)、点燃的火把。
烧眼 [ shāo yǎn ]
(一)、耀眼。(二)、衣物被火烧成的窟窿。
火烧眉毛 [ huǒ shāo méi mao ]
比喻非常急迫:火烧眉毛眼下急。这是火烧眉毛的事儿,别这么慢条斯理的。
麻搭 [ má dā ]
(一)、古代救火用具。(二)、方言。眼皮下垂貌。
燎炙 [ liáo zhì ]
(1).一种烹饪法。将肉类等食品放在火上烧烤。《淮南子·齐俗训》:“煎熬燎炙,齐味万方。”(2).烘烤。 北魏 贾思…
开眉展眼 [ kāi méi zhǎn yǎn ]
开眉展眼(開眉展眼) 高兴愉快的样子。《水浒传》第十五回:“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勾受用得一日…
枫林如火 [ fēng lín rú huǒ ]
深秋时枫叶会变红。“枫林如火”当是极赞秋枫之壮美,满眼的红色犹如一片火海。
立眉竖眼 [ lì méi shù yǎn ]
立眉竖眼(立眉豎眼) 直眉瞪眼。发怒的样子。 梁斌 《播火记》十九:“ 老山头 一看就生了气,把灯在炕沿上一戳,立眉…
火正 [ huǒ zhèng ]
(1).古代掌火之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汉书·五行志上》:“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
秤薪而爨 [ chèng xīn ér cuàn ]
薪:柴;爨:烧火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急眼 [ jí yǎn ]
(一)、发火;发脾气:人家这么两句话就把你惹急眼啦?(二)、着急;急:他一急眼,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飞迸 [ fēi bèng ]
飞溅;向四外迸。 田间 《信》诗:“白纸化成火星,在我眼前飞迸。”
石铫 [ shí yáo ]
陶制的小烹器。 宋 苏轼 《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銚行相随。” 庞树柏 《吴门梁溪纪游杂诗》:“人在…
眯睎 [ mī xī ]
两眼微合成缝的样子。 沙汀 《航线》:“那个瘦小的火食老板,他的眼睛已经被长年的油烟弄眯睎了。”
火曹 [ huǒ cáo ]
烧焦的木头。《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且眼如珠盏,面似火曹。”
佐金丸 [ zuǒ jīn wán ]
又作左金丸。《中国医学大辞典》:「朱丹溪方。功用:治肝火燥盛,左胁作痛,吞酸呕吐,筋疝痞结,一切肝火之症,并治霍乱转…
上火 [ shàng huǒ ]
(一)、中医把大便干燥或鼻腔黏膜、口腔黏膜、结膜等发炎的症状叫上火:他上火了,眼睛红红的。(二)、发怒。
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
幻海 [ huàn hǎi ]
佛教语。虚幻的苦海,比喻尘世。 唐 王勃 《释迦如来成道记》:“悬日月於幽宵,布舟航於幻海。” 明 高濂 《玉簪记·…
传风搧火 [ chuán fēng shān huǒ ]
传风搧火(傳風搧火) 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康濯 《春种秋收·故事》:“这么传风扇火,直扇…
砉剨 [ huā huò ]
象声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每一物各有二十一眼。内四眼剡如火色,相驰逐,而目光眩转,砉剨有…
分鸾 [ fēn luán ]
喻指分离的夫妻。 南朝 梁 何逊 《为衡山侯与妇书》:“镜想分鸞,琴悲别鹤,心如膏火,独夜自煎。” 唐 杨衡 《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