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之树 [ jī è zhī shù ]
穷饿 [ qióng è ]
穷困饥饿。亦指穷困饥饿之人。
冻馁 [ dòng něi ]
寒冷饥饿;受冻挨饿:冻馁而死。无冻馁之忧。
苦饥 [ kǔ jī ]
困于饥饿;很饿。 汉 贾谊 《新书·瑰玮》:“即遇凶旱,必先困穷迫身,则苦饥甚焉。” 唐 杜甫 《杜鹃行》:“穿皮啄…
饿殍枕藉 [ è piǎo zhěn jí ]
饿殍:饿死的人;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羸饿 [ léi è ]
瘦瘠饥饿。亦指瘦瘠饥饿的人。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去岁薄稔,前秋稍登,使羸饿之餘,得保沉命。” 唐 白居…
饥饱 [ jī bǎo ]
饥饿和温饱。指生活的困苦或富裕。《国语.越语下》:「若将与之,必因天地之灾,又观其民之饥饱劳逸以参之。」
蝉腹龟肠 [ chán fù guī cháng ]
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饥弊 [ jī bì ]
飢饿疲惫。饥,通“飢”。《宋书·沉庆之传》:“去岁蛮言大稔,积穀重巖,未有饥弊,卒难禽剪。”《北史·魏纪四·宣武帝》…
阻饥 [ zǔ jī ]
(一)、亦作“阻饥”。《书·舜典》:“帝曰:‘弃,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时百穀。’”孔传:“阻,难;播,布也。众人之难…
饥驅叩门 [ jī qū kòu mén ]
īūòé(一)、谓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駈,同"驱"。语本晋陶潜《乞食》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
菜肠 [ cài cháng ]
食菜之肠,指肚子饥饿。 唐 黄滔 《出关言怀》诗:“菜肠终日馁,霜鬢度年秋。”
嗟来之食 [ jiē lái zhī shí ]
《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食物,轻蔑地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 饥饿的人听了很…
告饥 [ gào jī ]
(一)、告以饥饿。元 尹廷高《巢燕行》:“乌衣失偶成孤飞,巢中黄口争告飢。”(二)、告以饥馑。《左传·隐公六年》:“…
饥馁 [ jī něi ]
(一)、飢饿。《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轻忍飢馁之患,而必全壶餐,是将不以 原 叛。”唐 韩愈 孟郊《斗鸡联句》:…
啼饥 [ tí jī ]
因饥饿而号哭。 苏曼殊 《海哥美尔氏名画赞》:“此劳动者同盟罢工时,室人顦顇,幼子啼饥之状也。” 郭沫若 《卓文君》…
饥厄 [ jī è ]
飢饿困厄。饥,通“ 飢 ”。《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太祖 以粮少引军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饥疫 [ jī yì ]
(一)、飢饿无粮并患疫病。《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士卒飢疫,死者大半。”宋 苏辙《学士院端午帖子·太皇太后阁》诗…
饥羸 [ jī léi ]
(1).飢饿瘦弱。 宋 苏轼 《密州祭常山文》之四:“而飢羸之民,将转于沟壑,其可不一救之?” 清 龚鼎孳 《蠲租行…
隐性饥饿 [ yǐn xìng jī è ]
“隐性饥饿(Hidden hunger)”是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
馁而 [ něi ér ]
飢饿。《左传·宣公四年》:“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 之鬼不其馁而!’”杨伯峻 注:“馁,饿也。不其馁而,犹言不将…
匮餧 [ kuì wèi ]
缺粮饥饿。《隶释·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稼苗夭残,终年不登,匱餧之患,卑者楚恶,尊者弗安,愁苦之难,焉可具言?…
俸钱散 [ fèng qián sàn ]
后汉魏郡太守黄香在水灾歉收之年,体恤黎民,拿出自己的俸禄分散给饥饿贫民,带动富有之家出粮救急得以渡过灾年。
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饿 [ yī rì bù shí xiū,shí rì bù rěn è ]
谓只要一时不怕羞耻,就可以多日不忍饥挨饿。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便好道大树底下好乘凉,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
饥乏 [ jī fá ]
(一)、飢饿困乏。《史记·平準书》:“其明年,山 东被水菑,民多飢乏。”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人生衣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