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稂 [ bǐ láng ]
稗草。一种形状似禾的稻田杂草。
杂草稻 [ zá cǎo dào ]
耗稻 [ hào dào ]
方言。谓锄去稻田之杂草。
柴火 [ chái huo ]
做燃料用的树枝、秫秸、稻秆、杂草等。
稗秕 [ bài bǐ ]
稗,稻田杂草;秕,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比喻不良之物。
踩草 [ cǎi cǎo ]
把稻田中的杂草拔除并踩入泥中,使沤烂后成为肥料。
稻草门 [ dào cǎo mén ]
稻草门事件缘由2010年11月,有网友发表一篇文章《90后非主流卖身求荣》,讲的是一位叫稻草的男孩的故事。因为文章的…
草绳 [ cǎo shéng ]
草绳又叫稻草绳是一种以稻草秸秆为原料经过专用的草绳机加工而成的草制品。
牛毛毡 [ niú máo zhān ]
单子叶植物,挺水性水草。细长如牛毛。是稻田的重要杂草之一。生于水田中池塘边及湿粘土中。可药用。
耘耥 [ yún tāng ]
耘稻和耥稻,指在水稻分蘖期间进行中耕除草。
稾税 [ gǎo shuì ]
稻草税。
稻柴 [ dào chái ]
即稻草。
稻藳 [ dào gǎo ]
即稻草。
稗草 [ bài cǎo ]
稗子。农谚:好种出好稻,坏种出稗草;稗草拔光,稻谷满仓。参见“稗子”。
挠秧 [ náo yāng ]
除净稻田中的杂草,使根部泥土变松。挠秧可以促进秧苗根系的发育,并能促进分蘖。
草垫子 [ cǎo diàn zi ]
用稻草、蒲草等编的垫子。
草房 [ cǎo fáng ]
用茅草、稻草或其他干草盖的房子。
谷稗 [ gǔ bài ]
稻谷与稗草。
草塘泥 [ cǎo táng ní ]
也叫灰塘泥、塘草粪等。 江 浙 农村积制较多的一种沤肥。先将河泥和稻草(或其他杂草)夹杂积置,使其发酵腐解。入春,常…
火耕水耨 [ huǒ gēng shuǐ nòu ]
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火耕:放火烧去杂草,…
庵子 [ ān zi ]
(一)、小草屋:稻草庵子。(二)、尼姑庵。
稾荐 [ gǎo jiàn ]
用稻草编成的垫褥。
草鞋 [ cǎo xié ]
用稻草等编制的鞋。
谷贼 [ gǔ zéi ]
(1).指杂生在谷田中的草木。《管子·山国轨》:“田中有木者,谓之穀贼。”(2).虫名。甲虫的一种,害稻,又名谷盗。
草座 [ cǎo zuò ]
,属于名词,用稻草蒲草等编制的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