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冷 [ jué lěng ]
中医学名词。手足厥冷,也叫“手足逆冷”、“四逆”。指手足四肢由下而上冷至肘膝的症状。有寒热之分。可见于伤寒、厥证、疝…
小儿厥证 [ xiǎo ér jué zhèng ]
病证名。指小儿真元虚,手足厥冷的证候。
手足厥冷 [ shǒu zú jué lěng ]
暑厥 [ shǔ jué ]
中暑患者出现神志昏迷、手足厥冷至肘膝部。
热厥 [ rè jué ]
中医病名。因受邪热,阻碍阳气流通,而使手足逆冷的病。《素问·厥论》:“阴气衰於下,则为热厥。”英文翻译1.【医】py…
四逆 [ sì nì ]
中医学名词。也叫厥冷、手足逆冷。指四肢冷至肘膝以上的症状。有寒热之分。可见于伤寒等病症。英文翻译1.【医】cold …
厥逆 [ jué nì ]
(一)、中医学病症名。指手足厥冷。(二)、中医学病症名。指胸腹剧痛,两足暴冷,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的病症。参阅《灵…
大已寒圆 [ dà yǐ hán yuán ]
一种药名,主治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广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阳气暴衰,阴气独胜,手足厥冷;…
亡阴亡阳 [ wáng yīn wáng yáng ]
古代用来形容手足冷、冒冷汗现象。
五里 [ wǔ lǐ ]
(一)、五里为经络穴位名,(二)、按部位分为手五里与足五里,分属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厥阴肝经,是临床常用腧穴。
五阴 [ wǔ yīn ]
(一)、谓《易》剥卦中重迭的五个阴爻。见《易卦变图》。(二)、中医称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厥阴五条经络为“…
寒症 [ hán zhèng ]
中医指畏寒、不怕热、手足冷、不口渴、腹泻、脉搏迟缓等综合症状。
跌扤 [ diē wù ]
颠仆不安。《古文苑·王延寿<梦赋>》:“於是手足俱中,捷猎摧拉,澎濞跌扤。” 章樵 注:“跌,徒结反;扤,虞厥反:颠…
疏俗 [ shū sú ]
僻远地区的风俗。《汉书·扬雄传下》:“是以遐方疏俗殊邻党絶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手,请献厥珍。”…
眚病 [ shěng bìng ]
病名。《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冯昭仪》:“是岁, 孝王 薨,有一男,嗣为王,时未满岁,有眚病。”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
三阴 [ sān yīn ]
(一)、《易》卦的三阴爻,合之则为《坤》卦。亦象盛阴之气。《易·否》“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三国 魏 王弼…
错连 [ cuò lián ]
交相连接。汉 桓宽《盐铁论·刺权》:“阁道错连,足以游观。”清 曹寅《和冷斋西轩玉兰原韵》:“十步轮囷影错连,三株手…
逐寒开窍 [ zhú hán kāi qiào ]
即温开法。是治疗寒湿痰浊恋阻心包、神识错迷的方法。例如中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青白、手足冷,脉沉等,用苏合香丸。
掸软 [ dǎn ruǎn ]
瘫软。《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那些家人起初像火一般热,到此时化做冰一般冷,犹如断綫偶戯,手足掸软,连话都无了…
窨附 [ yìn fù ]
思忖;揣度。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套曲:“手搭在心头窨附,二顷负郭田,对山三架屋……充飢煮蕨薇,遇冷添紬絮,…
厥阴 [ jué yīn ]
(一)、中医学名词。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
三阳五会 [ sān yáng wǔ huì ]
中医术语。《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鍼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张守节正义引《素问》:“手足各有三阴…
殊邻 [ shū lín ]
远方异域。《汉书·扬雄传下》:“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絶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手,请献厥珍。” 唐 …
皲裂症 [ jūn liè zhèng ]
拼音:jun liè zhèng 解释:皲裂症,又名手足皲裂。是指手、足部皮肤由于各种原…
下利 [ xià lì ]
(1).古代祭祀时主祭人的助手,有上手下手之分,下手曰下利。《仪礼·少牢馈食礼》:“佐食上利执羊俎,下利执豕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