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虫目 [ zhì chóng mù ]
桑蝎 [ sāng xiē ]
桑蠹虫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桑蠹虫》。
黑兜虫 [ hēi dōu chóng ]
九香虫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九香虫》。
人龙 [ rén lóng ]
(一)、比喻人中俊杰。(二)、蛔虫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蛔虫》。
蚵蚾 [ kē bǒ ]
(一)、动物名。蟾蜍类。(二)、蟅虫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蟅虫》。
食心虫 [ shí xīn chóng ]
昆虫。蛀食桃、梨、苹果、李和梅等果实的鳞翅目幼虫的统称。如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等。
簸箕虫 [ bò ji chóng ]
蟅虫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蟅虫》﹝释名﹞引 寇宗奭 曰:“今人呼为簸箕虫,亦形象也。”
蜟蚳 [ yù chí ]
蚰蜒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山蛩虫》。
螳蛉 [ táng líng ]
脉翅目螳蛉科昆虫。
不栉才人 [ bù zhì cái rén ]
犹不栉进士。清王韬《淞隐漫录·花蹊女史小传》:“女史……居西京有年,名闻輦轂,羣以不櫛才人目之,咸曰:‘班姬、蔡女,…
虫珠 [ chóng zhū ]
传说中的珠名。《格致镜原》卷三二引《梁四公记》:“驪龙七珠,二是虫珠……虫珠七色而多赤。其虫六足二目,目当其陷处,有…
竹佛子 [ zhú fó zǐ ]
虫名。竹虱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竹虱》。
蚖青 [ yuán qīng ]
甲虫地胆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地胆》。
弹尾目 [ dàn wěi mù ]
拼音:dàn wěi mù 简介 弹尾目(Collembola)通称跳虫或弹尾虫,是属于…
蜉蝣总目 [ fú yóu zǒng mù ]
拼音:fú yóu zǒng mù 解释: 蜉蝣总目分类地位: 昆虫纲、有…
丝腺 [ sī xiàn ]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的鳞翅目、襀翅目、膜翅目的幼虫和蛛形纲的蜘蛛目的蜘蛛等,体内能分泌粘液丝质物的器官,称为丝腺。
蜻蜓 [ qīng tíng ]
构成蜻蜓目的任何种大形的昆虫,有很多复眼的大形头部,触角短小,腹部细长,四只窄长有网状脉的翅,颚粗壮,足适于握住猎物…
栉虫亚目 [ zhì chóng yà mù ]
虫白蜡 [ chóng bái là ]
即白蜡。也简称虫蜡。刮取白蜡虫和水蜡虫在蜡树上分泌的蜡质制成,供浇烛、药用。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虫白蜡…
俾虫 [ bǐ chóng ]
蜱(音pí)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
神虫 [ shén chóng ]
谓蚕。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蚕》:“亦有胎生者,与母同老,盖神虫也。”
枣猫 [ zǎo māo ]
生于枣树上的一种虫子。可入药。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枣猫》。
棉红铃虫 [ mián hóng líng chóng ]
俗称“棉花虫”。昆虫纲,鳞翅目,麦蛾科。成虫棕黑色,前翅尖叶形,后翅菜刀形。幼虫粉红色,钻入棉蕾、花和青铃,造成落蕾…
鳞栉 [ lín zhì ]
犹言鳞次栉比。明 高攀龙《武林游记》:“从高下瞰,万户鳞櫛,市声襍沓,耳目俱胜。”清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广…
鳞翅目 [ lín chì mù ]
昆虫纲中种类较多而最常见的一目。成虫称为蛾或蝶。成虫的翅和体上密被鳞片,具虹吸式口器,适于吸食花蜜。完全变态。幼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