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而狩 [ fén lín ér shòu ]
焚林而狩 同“ 焚林而田 ”。 南朝 宋 袁淑 《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烧灰 [ shāo huī ]
(一)、焚物使成灰。(二)、焚烧后的灰烬。喻僧人遗迹。
焚林而畋 [ fén lín ér tián ]
焚林而畋 同“ 焚林而田 ”。 宋 秦观 《李训论》:“焚林而畋,明年无兽;竭泽而渔,明年无鱼。”
焚山 [ fén shān ]
(1).失火之山。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水虽胜火,而升合不足以救焚山。”(2).犹焚死。 清 钱谦益 《曹…
焚稿 [ fén gǎo ]
(一)、犹焚草。烧掉底稿。(二)、焚烧诗文手稿。
牧竖之焚 [ mù shù zhī fén ]
牧竖:放牧的小儿;焚:焚烧。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烧。后比喻意外的灾难。
焚焮 [ fén xìn ]
焚烧。
灼燌 [ zhuó fén ]
焚烧。
烬燃 [ jìn rán ]
焚烧。
焚研 [ fén yán ]
亦作“焚砚”。自愧文不如人而欲自焚其砚,不复写作。
焚黄 [ fén huáng ]
旧时品官新受恩典,祭告家庙祖墓,告文用黄纸书写,祭毕即焚去,谓之焚黄。后亦称祭告祝文为焚黄。
惔焚 [ dàn fén ]
如火焚烧。用以形容大旱。语本《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宋 王安石《定林寺》诗:“城市少美蔬,想今困…
焚轶 [ fén yì ]
见“焚逸”。
焚骨扬灰 [ fén gǔ yáng huī ]
fén gǔ yáng huī 焚骨扬灰(焚骨揚灰) 焚烧尸体,播洒骨灰。形容极其痛恨。《南史·贼臣传·侯景》:“ …
灼烧 [ zhuó shāo ]
焚烧
毁爇 [ huǐ ruò ]
焚毁。
烧爇 [ shāo ruò ]
焚烧。
焚燎 [ fén liáo ]
焚烧。
灾燔 [ zāi fán ]
焚烧。
燔烧 [ fán shāo ]
焚烧。
芝艾同焚 [ zhī ài tóng fén ]
犹玉石俱焚。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同“芝艾俱焚”。
焚笔 [ fén bǐ ]
犹焚草。
焚钱烈楮 [ fén qián liè chǔ ]
焚化纸钱。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不强如焚钱烈楮,灭罪消灾。”
焚剽 [ fén piāo ]
焚掠。
焚炀 [ fén yáng ]
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