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下 [ bà xià ]
石碑下龟趺。传说为龙九子之一,螭头龟足,好负重。
椎天抢地 [ chuí tiān qiǎng dì ]
zhuī tiān qiāng dì 椎天抢地(椎天搶地) 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二折:“好…
椎卉 [ zhuī huì ]
见“椎髻卉裳”。
椎结左语 [ zhuī jié zuǒ yǔ ]
见“ 椎髻左言 ”。
回椎 [ huí chuí ]
回击,反攻。《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狗合老鴰不会回椎,只怕他会回椎哩。”
椎结箕踞 [ zhuī jié jī jù ]
见“椎髻箕坐”。
鹤軿 [ hè píng ]
仙车。 汉 蔡邕 《王子乔碑》:“翔云霄,浮太清,乘螭龙,载鹤軿。”
龙尾骨 [ lóng wěi gǔ ]
龙尾骨就是脊椎的最后一条骨头,脊椎形状似龙,龙尾骨在肛门的上方。
无名穴 [ wú míng xué ]
(一)、二椎下别名。
椎膺顿足 [ chuí yīng dùn zú ]
zhuī yīng dùn zú 椎膺顿足(椎膺頓足) 同“ 椎胸顿足 ”。 闻一多 《女神之时代精神》:“难怪个个…
螭龟 [ chī guī ]
墓碑的代称。古时墓碑额刻螭形,座作龟形,故称。
龙涂 [ lóng tú ]
龙行之途。《南齐书·张融传》:“起龙涂於灵步,翔螭道之神飞。”
椎额 [ zhuī é ]
额头突出如椎。
骶椎 [ dǐ zhuī ]
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三个至五个椎骨融合成骶骨;两栖类有一个骶椎;爬行类通常有两个;鸟类则为10-23个椎骨融合成综合…
会撮 [ huì cuō ]
亦作“会最”。颈椎。
螭首 [ chī shǒu ]
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
耳石 [ ěr shí ]
(一)、脊椎动物的内耳或无脊椎动物的听泡中的一种石灰质结石,在许多真骨鱼中尤为显著,形成坚硬的体质,在大多数较高等的…
五椎 [ wǔ zhuī ]
五椎即第五胸椎,针灸学中为取穴标志之一,其下为神道穴,旁开(一)、5寸为心俞穴。
椎奴 [ zhuī nú ]
挽着椎髻的奴仆。
修注 [ xiū zhù ]
唐代起居郎及舍人之别名。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牓官称,今漫疏于此,以示子侄之未能尽知…
椎心顿足 [ chuí xīn dùn zú ]
椎心顿足(椎心頓足) 同“ 椎胸顿足 ”。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吾尝纵览本朝入主中夏以来二百餘年之往…
椎间孔 [ zhuī jiān kǒng ]
解剖学名词。椎骨与上、下椎骨连接成脊柱。在脊柱两旁形成一纵列的裂孔,称之为椎间孔。脊随神经从中间通过,到达身体其他部…
顶椎穴 [ dǐng zhuī xué ]
顶椎,经外奇穴名。
椎鲁朴钝 [ chuí lǔ pǔ dùn ]
犹椎鲁敦朴。明归有光《六言六蔽》:“椎鲁朴钝,非学者之患也;聪明絶异,学者之深患也。”
寰椎 [ huán zhuī ]
取自希腊神话中背负着地球的泰坦巨神阿特拉斯。指高等脊椎动物的第一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