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殘 [ zhì cán ]
片鳞残甲 [ piàn lín cán jiǎ ]
片鳞残甲(片鱗殘甲) 见“ 片鳞隻甲 ”。
养虎自残 [ yǎng hǔ zì cán ]
养虎自残(養虎自殘) 见“ 养虎自啮 ”。
守阙抱残 [ shǒu què bào cán ]
shǒu quē bào cán 守阙抱残(守闕抱殘) 见“ 守缺抱残 ”。
捐残去杀 [ juān cán qù shā ]
捐残去杀(捐殘去殺) 谓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於将军也。”
闇无天日 [ àn wú tiān rì ]
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一节:“﹝ 撒的尼亞國王 ﹞而亦壓於羣雄,奄奄殘喘,蓋至是而 意大利 …
残篇断简 [ cán piān duàn jiǎn ]
残篇断简(殘篇斷簡) 同“ 残编断简 ”。 明 李贽 《子由<解老>序》:“ 子由 乃独得微言於残篇断简之中,宜善发…
二智 [ èr zhì ]
佛教语。实智(亦名如理智、根本智)和权智(亦名如量智、后得智)。
残编裂简 [ cán biān liè jiǎn ]
残编裂简(殘編裂簡) 犹残编断简。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古书歷世兵革洊更,间有残编裂简,仅以…
罄山采木 [ qìng shān cǎi mù ]
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比喻残酷剥削。《旧五代史·唐书·张延朗传》:“若使罄山採木,竭澤求魚,則地官之教化不行,國本之…
不测之智 [ bù cè zhī zhì ]
测:估计;智:才智,智慧。不可估计的才智。形容智高才广。
保残守缺 [ bǎo cán shǒu quē ]
bǎo cán shǒu quē 保残守缺(保殘守缺) ◎ 保残守缺 bǎocán-shǒuquē[c…
一士之智 [ yī shì zhī zhì ]
智:智慧。一个人的智慧。形容有限的才智。
临渊结网 [ lín yuān jié wǎng ]
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事到临头才采取措施。明 杨珽《龙膏记·游仙》:“霎時間石火冰寒,早辦個鳳想仙緣。休等待臨淵結網,只…
补残守缺 [ bǔ cán shǒu quē ]
补残守缺(補殘守缺) 犹言抱残守缺。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至於国家大事,则幽冥莫知其原,然犹补残守缺,挟…
高世之智 [ gāo shì zhī zhì ]
高世:超过世人;智:智慧,才智。具有超出世人的才智。形容才智非凡。
三智 [ sān zhì ]
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三种智慧的合称。道种智指知道教导众生的所有方法之智慧;一切智指证悟真理的智慧;一切种智指比一…
根本智 [ gēn běn zhì ]
佛教语。亦称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对“后得智”而言。
智过万人 [ zhì guò wàn rén ]
智:才智。形容才智极高。
乐祸不悛 [ lè huò bù quān ]
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間凶殘之黨,樂禍不悛,則須敕法以峻刑,誅一以警百。”清 唐甄《…
智以利昏 [ zhì yǐ lì hūn ]
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
智勇兼资 [ zhì yǒng jiān zī ]
智:智慧、智谋;勇:勇气、勇敢;资:天赋、天资。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至知 [ zhì zhī ]
最高的智慧;最有智慧的人。知,通“智”。
见智见仁 [ jiàn zhì jiàn rén ]
见智见仁(見智見仁) 见“ 见仁见智 ”。
俗智 [ sú zhì ]
亦名后得智,有分别智、明了俗谛事相之智也。对真智而言。《佛性论》:「般若有二:一无分别智,二有分别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