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谱 [ mò zhú pǔ ]
讬物寓兴 [ tuō wù yù xīng ]
假借外物寄托情致。《宣和画谱·文同》:“善画墨竹,知名于时。凡於翰墨之间託物寓兴,则见於水墨之戏。”
箨笋 [ tuò sǔn ]
竹笋。《宣和画谱·亲王頵》:“﹝ 端献王頵 ﹞以墨写竹,其茂梢劲节,吟风泻露,拂云筛月之态,无不曲尽其妙……今御府所…
墨君 [ mò jūn ]
墨竹的雅称。
上密下疏 [ shàng mì xià shū ]
谓画竹之法,宜上密而下疏。《竹谱》:「盖竹所生,大抵江东,上密防露,下疏
月竹 [ yuè zhú ]
竹名。 宋 赞宁 《笋谱·二之出》:“月竹笋:竹状轻短丛生,每月抽笋,谓之月竹。笋如箭竹萌,人不食也。”
丁权 [ dīng quán ]
宋、会稽人,字子卿。工画竹。着有《竹谱》。见《京口耆旧传·卷六》。
潘谷墨 [ pān gǔ mò ]
宋 时 歙州 人 潘谷 ,制墨精妙,有墨仙之称,所制之墨称“潘谷墨”。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二王府帖》:“借板墨…
植类 [ zhí lèi ]
植物的类别。 晋 戴凯之 《竹谱》:“植类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
断纸余墨 [ duàn zhǐ yú mò ]
零星或残存的墨迹。《宣和书谱·詹鸾》:“彩鸞 以書《唐韻》名於時,至今斷紙餘墨,人傳寳之。”《宣和书谱·蔡京》:“而…
龙公竹 [ lóng gōng zhú ]
传说中的竹名。 元 李衎 《竹谱详录·龙公竹》:“ 罗浮山 第三峯有竹,大径,七尺围,长丈二,谓之龙公竹,常有鸞凤宿…
蕲竹 [ qí zhú ]
湖北 蕲春 所产的竹。可作簟、笛、杖。 唐 白居易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诗:“卧簟蘄竹冷,风襟卭葛疎。” 宋 苏轼 …
新梢 [ xīn shāo ]
新长出的树梢。 唐 杜甫 《严郑公宅同咏竹》:“緑竹半含籜,新梢纔出墙。” 元 马臻 《墨竹》诗:“墨光浮润拂新梢,…
竹牙 [ zhú yá ]
亦作“ 竹芽 ”。笋的别称。 唐 张籍 《春日行》:“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兰心短。” 宋 赞宁 《笋谱》:“笋,…
孝竹 [ xiào zhú ]
竹名。又名子母竹。《太平御览》卷九六二引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汉章帝 三年,有子母竹笋生於 白虎殿 前,谓之…
孤篠 [ gū xiǎo ]
孤竹。《文选·潘岳<笙赋>》:“ 邹 鲁 之珍,有 汶阳 之孤篠焉。” 李善 注:“《説文》曰:‘篠,小竹。’ 戴凯…
般肠 [ bān cháng ]
竹名。 晋 戴凯之 《竹谱》:“般肠,实中,与笆相类,於用寡宜,为笋殊味。”自注:“般肠竹,生 东郡 缘海诸山中,其…
云母竹 [ yún mǔ zhú ]
竹名。相传 安徽省 凤阳县 南有 云母山 ,山上有云母石,产大竹。竹皮色与云母石相似,因名。《初学记》卷二八引 晋 …
白墨 [ bái mò ]
(1).墨的一种。色白,研后即变黑。 宋 苏易简 《文房四谱·墨谱》:“近 黟 歙 间有人造白墨,色如银,迨研讫,即…
还味竹 [ hái wèi zhú ]
竹的一种。其笋味苦,停久则味甘可食。 元 李衎 《竹谱详录·竹品一》:“还味竹,生 福州 以南,大类水竹。春生笋,人…
观音竹 [ guān yīn zhú ]
竹名。形小,可供盆栽。元 李衎《竹谱详录·竹品谱》:“观音竹,两 浙、江、淮 俱有之,一种与淡竹无异,但叶差细瘦,彷…
即墨侯 [ jí mò hóu ]
砚的别名。据 宋 苏易简 《文房四谱·砚谱》载, 唐 人 文嵩 曾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曰:“上利其器用,嘉其…
文房四侯 [ wén fáng sì hòu ]
文房四侯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 管城侯 毛元锐 ,砚为 即墨侯 石虚中 ,纸为 好畤侯 楮知白 ,墨为 松…
墨竹 [ mò zhú ]
(一)、墨画的竹子。相传始于唐吴道子。一说,始于五代郭崇韬之妻李氏。(二)、竹的一种。
棋图 [ qí tú ]
围棋棋谱。《新唐书.艺文志》有《竹苑仙棋图》一卷﹑《韦珽棋图》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