瀽瓮番盆 [ jiǎn wèng fān pén ]
形容雨下得很大。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平白地瀽瓮番盆,下一宵,惹的人心焦。”
朴鲁 [ pǔ lǔ ]
(一)、朴实鲁钝。亦用为谦词。《释名·释州国》:“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宋 岳飞《辞少保第四札》:“臣…
道素 [ dào sù ]
指纯朴的德行。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履道素而无欲,时虽移而不变者,朴人也。” 宋 朱熹 《复用前韵敬别机仲…
盛德若愚 [ shèng dé ruò yú ]
盛德:极高的品德;愚:愚笨。形容品德高尚的人谦逊朴实,外表看来好像愚笨的样子。
布衣 [ bù yī ]
(一)、布衣服:布衣蔬食(形容生活俭朴)。(二)、古时指平民(平民穿布衣):布衣出身。布衣之交。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máo cí bù jiǎn cǎi chuán bù zhuó ]
茅茨:用茅草覆盖的屋;翦:修饰;采椽:用栎木或柞木做椽子;斫:砍削。形容住房质朴简陋。
四八 [ sì bā ]
指四时八节。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是以惠和畅於九区,则七耀得於玄昊;残害著於品物,则二气谬於四八。”《隋书…
游溢 [ yóu yì ]
浮现、洋溢。 苏曼殊 《婆罗海滨遁迹记》:“ 不慧 於烛影下覘吾梵裔仪容,朴诚之气游溢眉宇。”
山河日下 [ shān hé rì xià ]
祖国的大好河山一天不如一天,人心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淳朴),形容社会道德风尚不好。
衣无二彩 [ yī wú èr cǎi ]
犹言衣不重采。形容衣着朴素。《後汉书·安帝纪》:“朝廷躬自菲薄,去絶奢飾,食不兼味,衣無二綵。”
象耕鸟耘 [ xiàng gēng niǎo yún ]
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
芒屩布衣 [ máng juē bù yī ]
芒屩布衣 形容穿着粗劣简朴。《梁书·儒林传·范缜》:“在 瓛 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徒行於路。”
布素 [ bù sù ]
(一)、布衣素服。布指质地,素指颜色,形容衣着俭朴。(二)、指卑微的地位或身分。(三)、借指平民。
申绳 [ shēn shéng ]
执法。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请託无所容,申绳不顾私,明刑而不滥乎所恨,审赏而不加乎附己。”
一咏三叹 [ yī yǒng sān tàn ]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一唱三叹 [ yī chàng sān tàn ]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跳天撅地 [ tiào tiān juē dì ]
形容孩童顽劣的样子。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小业种把拢门掩上些,道不的跳天撅地十分劣。”
荆钗布裙 [ jīng chāi bù qún ]
以荆枝作钗,以粗布作裙。形容妇女服饰朴素。《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躐径 [ liè jìng ]
谓不由正路。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体方贞以居直者,虽诱以封国,犹不违情以趋时焉,安肯躐径以取容乎?”
浑浑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原意是浑厚而严正。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后用以形容质朴天真。现…
翦精损虑 [ jiǎn jīng sǔn lǜ ]
谓消耗精神。晋葛洪《抱朴子·论仙》:“醇醪汩其和气,艷容伐其根荄,所以翦精损虑削乎平粹者,不可曲尽而备论也。”
八水三川 [ bā shuǐ sān chuān ]
形容河水纵横的地理景观。元·白朴《东墙记·第五折》:“俺如今践登程路途沿,几时到八水三川,西洛中原,莫得俄延。”
衣不曳地 [ yī bù yè dì ]
衣衫短小不能曳地。形容衣着朴素。《汉书·文帝纪赞》:“﹝ 文帝 ﹞身衣弋綈,所幸 慎夫人 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
神不附体 [ shén bù fù tǐ ]
神不附体(神不附體) 形容心神不定。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身体不快,又遇着这等人物,教我神不附体,何时…
比屋可封 [ bǐ wū kě fēng ]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